找到14条结果

  • 今天36岁广东女病友,病情复杂,除了流出道梗阻,还有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重度狭窄,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为了微创手术来到杭州,今天单孔腋下微创给她完成了左心室流出道疏通+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大血管置换!微创下一次做三个手术,难度极大,即便开胸也不好做,我们还是很顺利的满足了她的心愿!
    崔勇 副主任医师 2023-06-26 18:49:55
  • 今天有位网友通过WY平台问诊,女性,35岁,体检发现胸降主动脉多发样扩张。追问症状:偶尔会头晕,后背有时会有不舒服。咨询是否必须做支架?从提供的增强CT影像看,这是一个真性动脉瘤的病例,最大直径在4.0cm左右。根据2022年《ACC/AHA主动脉疾病诊断与管理指南》,如果胸降主动脉直径大于5.5cm,推荐手术治疗(Class 1,Level B-NR);如果合并破裂的危险因素,胸降主动脉直径在5.5cm以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Class 2b,Level B-NR)。胸降主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动脉瘤每年生长大于0.5cm;症状性动脉瘤;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囊状动脉瘤;女性;感染性动脉瘤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11-10 16:24:13
  • 复杂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四血管开窗fEVAR PK分支bEVAR——患者特异性计算流模拟揭示了开窗和分支血管内动脉瘤修复在内脏旁主动脉血流动力学上的显著差异TIPS: 现在介绍的研究,作者分别来自斯坦福医疗中心血管外科、洛桑大学医院血管外科、巴黎雷恩大学血管外科和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该研究概要:四血管开窗血管内动脉瘤修复(fEVAR)或分支血管内动脉瘤修复(bEVAR)是目前微创复杂主动脉瘤修复的前沿。该研究试图使用患者特异性计算流模拟(CFS)来评估与fEVAR与bEVAR相关的术后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差异。研究团队回顾性地选择了来自两个机构的患者,他们使用Cook Zenith
    吕平 主任医师 2024-04-02 16:43:15
  • 韩先生,60岁,安徽黄山人,体检发现升主动脉扩张而就诊。检查心脏彩超发现,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轻中度反流,升主动脉扩张。全主动脉CTA可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内径基本正常。 明确病情后,韩先生和家属很关心两个问题。 第一, 能够保守治疗吗? 答:升主动脉瘤,虽然叫,但它跟肿瘤性质完全不同,只是外观像肿瘤而已。像肿瘤,除了手术,还有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但动脉瘤只有手术和不手术两个选项。而且动脉瘤会不断扩张,最终会出现压迫症状,甚至破裂。 第二, 需要手术治疗吗? 答:做心外科手术,无非有三个目的:1.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 延长寿命;3. 预防猝死。当医生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11-04 09:59:30
  •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可以分为5个节段: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腹主动脉。主动脉壁有3层结构组成:薄的内膜,厚的中层,薄的外膜。对于降主动脉,一般认为直径扩张到正常值的1.5倍称为动脉瘤。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菌感染、创伤和动脉中层坏死。临床表现可为非特异的胸闷、胸痛等,也可以是特异的压迫症状,甚至发生体破裂,出现胸腔积液,甚至猝死。因此,对于主动脉瘤,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典型病例:王先生(化名),42岁,因“间断胸闷”就诊,查主动脉CTA提示:降主动脉瘤样扩张,最大径约5.0cm。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右侧股动脉植入主动脉覆膜支架,隔绝体。 术后3个月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07-27 16:47:10
  • 图1. 切除升主动脉瘤,在阻断钳近端和窦管交界上方1 cm处留下宽约1 cm的主动脉组织。 图2. 仔细游离并切除主动脉根部,保留瓣环上主动脉壁边缘。制备冠状开口按钮。 图3. 为了达到良好显露,通过3根牵引线,将主动脉根部向头侧牵引。 图4. 切除主动脉瓣叶,瓣环去钙化。 图5. 采用水平褥式缝合,垫片放在主动脉瓣环下方。 图6. 一边向上拉缝线,一边将带瓣管道向下推至瓣环水平。 图7. 修剪左冠状动脉按钮,留下3 mm的边缘,并使用5-0prolene缝线重新植入。 图8. 准备左冠状动脉按钮,并用5-0prolene缝线重新植入。 图9. 修剪人工血管,用3-0prolene缝线将其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08-08 22:39:16
  •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 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在0.5-2%左右。BAV患者容易发生主动脉瓣反流、狭窄、升主动脉瘤等并发症,其中发生瓣膜反流的患者往往较年轻,常处于20-40岁之间。而这部分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的终身抗凝有诸多顾虑。因此,他们对瓣膜修复和生物瓣充满了期待。 以瓣膜反流为主要表现的年轻BAV患者,能否接受瓣膜修复呢?相信很多患者朋友,都想了解这个问题。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经验。 张先生,28岁,上海市人,2年前在外院做鼻窦炎手术时,体检发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中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05-23 11:25:07
  • microRNA与 腹主动脉瘤 (2-1)腹主动脉瘤(AAA)占所有主动脉瘤的70-90%。它最常位于肾动脉下方,定义为主动脉直径扩大大于或等于30毫米,可通过超声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这些动脉瘤扩张可能是动脉在其三层血管壁(内膜,中膜和外膜)上的弱化和不可逆扩张的结果。在过去10年中,因这种病理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了25%。高龄、男性、吸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遗传缺陷等风险因素都与此有关。已经描述了AAA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结缔组织蛋白的变化、慢性炎症伴随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金属蛋白酶的活性、结缔组织蛋白的早期凋亡和随后的变化最为突出。2023年,Mulati及其合作者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了
    吕平 主任医师 2024-10-13 13:05:12
  •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 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在0.5-2%左右。BAV患者容易发生主动脉瓣反流、狭窄、升主动脉瘤等并发症,其中发生瓣膜反流的患者往往较年轻,常处于20-40岁之间。而这部分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的终身抗凝有诸多顾虑。因此,他们对瓣膜修复和生物瓣充满了期待,同时也不免有很多疑问,比如手术是怎么做的,能保障使用多少年等。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中就有外科专家对反流性BAV的修复技术展开探索,并逐渐在欧美部分大的心脏中心得以推广。我国开展这项技术的时间较晚,只是在近几年才成为业界比较关注的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2024-05-24 11:58:47
  • 梅毒( 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死产、流产、早产和胎传梅毒。 【病因和发病机制】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是厌氧生物,离开人体不易存活。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TP对皮肤、主动脉、眼、胎盘、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借助其黏多糖酶吸附到上述组织细胞表面,分解黏多糖造成组织血管塌陷、血供受阻,继而导致管腔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出现坏死、溃疡等病变。特异性抗体(即抗TP
    阳运忠 主治医师 2024-10-11 12:12:29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