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76条结果

  • 孩子会说话了,做家长一定很开心。可是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虽然会说话了,但发出的不清晰,如把“狮子”说成“西几”,把哥哥说成“多多”,很难让人听懂,于是开始着急起来,到处就医。有的怀疑孩子大舌头,有的怀疑是舌糸带过短,还有的怀疑孩子在智力上有问题等等。其实,绝大多数有这种情况的幼儿是属于自身发育的问题。因为,发音需要嘴唇、舌头和牙齿的协调运动,需要大脑皮质对发音器官的调节,而幼儿时期这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会影响到幼儿准确发音,出现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随着幼儿的生长和成人不断地加以正确引导,发音会逐渐准确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因此,对待刚会说话的孩子出现发音不清
    王新良 主任医师 2020-09-22 20:23:05
  • 宝宝发音不清,有时真是很让人着急的一件事!其实,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从牙牙学语开始,慢慢积累词汇,再通过不断地模仿和练习发音,才能发展到和别人交流顺畅的程度。很多宝宝到了2~3岁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但是还无法灵活掌握发音时舌头摆放的位置,同时语言组织能力又尚未完善,就很容易出现“大舌头”的现象。比如把“狗”说成“斗”,“飞”说成“灰”,“桌”发成“多”等。宝宝发音不清楚是病吗研究表明,孩子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最早学会唇音,如“p”“b”,以及舌根音,如“g”“k”;而舌尖前(“z”“c”“s”)及舌尖后(“zh”“ch”“sh”)的发音能力发育得较晚,通常要到孩子4岁~5岁
    刘毅 住院医师 2017-12-18 21:10:12
  • 我们发现很多因为“发音问题”来就诊的孩子,自身的语言能力没有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比如:一个4岁的孩子,他的语言词汇量及组织表达能力只有2岁的水平,那么他对语音的掌控也就2岁孩子的水平。像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找寻孩子整体语言能力落后的原因,然后再对症治疗。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研究发现,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如饮食过于精细、不爱咀嚼、吃饭吐渣、不会用杯子喝水)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构障碍。因为准确的发音需要舌、唇、口腔肌肉和下颌运动等一系列部位的精细分工和协作。吃饭时充分咀嚼食物,既可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舌头在搅拌食物的过程中,其灵活度、肌力及本体感也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宝宝交流少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
    张梅 主治医师 2017-11-29 06:07:33
  • 小孩现在14周岁多了,还可以挂儿童门诊吗?看关于舌系带问题和声带发音问题应该挂哪个科室?谢谢好心人帮忙解答🙏
    向太阳 2017-06-18 11:12:31
  • 我女儿一周岁的时候只会叫妈妈,十七八个月的时候会说不要,两周左右会叫爷爷,快三周的时候才慢慢开口说话,会说简短的句子,会背诗,但很多发音都不清楚。现在上轮滑,机器人兴趣班,理解能力很强,就是在语言表达方便比同龄的小朋友落后很多。我们现在特别担心会不会一直发音不清,表达不出来,不知是否有同样情况的小朋友
    用户wy03391142384 2019-04-04 04:01:30
  • 运动神经元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一、肌萎缩侧索硬化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动,手指僵硬,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随着病情进展,肌萎缩扩展到前臂和下肢,最后影响到面部和咽喉,受累部位有明显肌束颤动;在疾病晚期,可出现伸舌无力、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和发音不清等;少数病例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可从下肢开始;一般无客观的感觉障碍,但常有主观的感觉障碍,如麻木等。二、进行性肌萎缩首发症状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僵硬无力;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群;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减弱;一般无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三、进行性延髓麻痹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渐冻症咨询站 2021-04-26 20:56:40
  • 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疾病。另外,如果全部牙缺失,嘴唇就难以做到有力闭合,吞咽食物也会变得费力。  3、余牙遭殃  缺牙空隙两侧的牙,由于失去支撑,也向空隙处倾斜,发生牙齿排列紊乱,必然形成较大的缝隙,移位,扭转,造成食物嵌塞等。继而引发龋病、牙周病,进一步加重对剩余牙齿的损害。当余留牙齿数量较少时,由于它们承担了过大的咬合力量,将会造成牙槽骨快速丧失,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缺牙时间越长、数目越多,对余留牙齿的影响将会越大。  4、发音不清  牙齿缺失,特别是前牙缺失,会造成发音不清,俗称“说话漏风”。发音不清会对患者的交际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  5、颌关节损伤  牙齿缺失以后,因
    吴伟恂 副主任医师 2019-09-27 16:35:11
  • 肌肉传递障碍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为受累的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因此有晨轻暮重特点。本病的首发症状是眼外肌麻痹,眼睑下垂,其次是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无力。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胸腺瘤。
    V信:zixun6466 2021-10-19 09:22:13
  •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为受累的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因此有晨轻暮重特点。本病的首发症状是眼外肌麻痹,眼睑下垂,其次是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无力。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胸腺瘤。
    V信:zixun6466 2021-07-01 10:25:19
  •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病。闭锁处组织可以是膜性、骨性或者混合性。本病发病率较低,患儿容易并发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畸形。如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畸形、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耳畸形、耳聋以及其他合并症。该患儿,女,3岁10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张口呼吸以及先天性耳聋。在1岁时行电子耳蜗植入术,之后听力有改善,但是言语康复很慢,发音不清。之后,曾在当地儿童医院行鼻腔探查后鼻孔成形术。但是手术不成功。现在为了开放后鼻孔,来我处就诊。我们检查发现,患儿张口呼吸,不断流鼻涕,发音不清晰,言语功能同其他行耳蜗植入两年后的儿童之言语能力有很大差别。CT检查发现,后鼻孔处有骨性的结构连于硬腭与蝶骨之间
    张维天 主任医师 2018-05-30 11:04:58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