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89条结果

  • 转自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局限性的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单发或多发,长度几毫米至几厘米。病理上息肉包括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有研究报道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患病率在育龄期似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绝经期后是否继续增加或减少尚不清楚)、高血压、肥胖和使用他莫昔芬。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为异常(或绝经后)子宫出血(息肉的症状与息肉的数量、直径或位置无关),也可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在不孕妇女中似乎有所增加。约25%的患者息肉会自然复发,而小息肉更有可能自行消失。根据研究人群的不同,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在0%到12.9%。子宫内膜息肉的恶性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绝经前妇女的恶性
    陈家兰 主治医师 2020-07-03 22:28:31
  • 有很多患者3个月前做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结果阴超提示仍有子宫内膜息肉。为什么内膜息肉这么快就复发了?是没切干净吗?接下来怎么治疗?一、子宫内膜息肉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umpolyp,EP)是局部内膜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由少量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管壁较厚的血管以及子宫内膜腺体组成。可单发,也可多发。是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二、发病率和复发率 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7.8%~34.9%。常见于35岁以上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35岁以下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约3%,35岁以上的女性约为23
    闻姬 主任医师 2018-11-08 16:11:17
  • 子宫内膜息肉一.概述: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s,EMP),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是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部分女性无症状,体检B超意外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二.临床表现:1.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频率、周期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四要素之一出现异常。出血症状的轻重与息肉的数量、大小、位置等无关。2.不孕:32%的不孕患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恶变:发生率0-12.9%,恶变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三.发病高危因素:1.年龄:育龄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围绝经期发病率最高;2.肥胖
    刘佳 主治医师 2018-01-24 21:04:37
  • 完整的内膜息肉可以单发或者多发,大小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有蒂或者无蒂。雌、孕激素水平可影响内膜息肉的生长,与周边正常的内膜组织相比,息肉中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激素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腺体、间质组织和螺旋动脉的伸展、延长,从而形成息肉样的外观。也有研究认为局部免疫紊乱参与了内膜息肉的形成。子宫内膜息肉较常见,在人群中发生率为7.8%-34.9%,在异常子宫出血中发病率为10%-30%,在不孕女性中发病率为15%-24%,在不明原因不孕中发生率为15.6%-32%,在接受IVF助孕的无症状女性中宫腔镜确认发病率为6%-8%,被认为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的子宫因素之一。由于很多
    王兴华 副主任医师 2022-03-30 16:17:31
  • 子宫内膜息肉是突向宫腔带蒂的肉质瘤体,是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下形成的局限性增生。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的小主没有明显的症状,经常在体检时被发现。对于有表现的息肉,本病主要的表现就是异常(包括绝经后)子宫出血以及不孕。月经过多、月经不调、同房后出血或经间出血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表现。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不会恶变的,研究显示约25%息肉可自发消退,尤其是<25px的小息肉,所以子宫内膜息肉大部分不需要治疗。哪些情况需要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对于有症状如出现明显的月经延长、月经量过多,或者宫腔内赘生物无法完全排除恶性时,建议手术治疗;对于息肉大于37.5px、多发息肉息肉脱垂、不孕的小主,也
    张梅 主治医师 2018-08-14 09:16:12
  • 子宫内膜息肉(polyp)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引起的,数量可单个或多个,息肉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可分无蒂和有蒂。21%-39%的异常子宫出血是由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高危因素 1.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关系密切。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长期服用激素类的保健品,都会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2.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避孕环)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3.其他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也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70%-90%的
    张盛梅 住院医师 2021-05-25 09:18:58
  • 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影响怀孕?子宫内膜息肉为突入宫腔内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使宫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胚胎的着床。有文献报道,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4.89%,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的风险增加,在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不孕症患者的妊娠孕率可以提高到35%~35%。
    邱坚武 住院医师 2018-04-04 14:04:31
  • 、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也应密切注意。有学者分析,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宫腔异物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加之息肉蒂部相对狭窄,易导致供血不足而发生变性、坏死、出血,直接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绝大多数息肉是不恶变的,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可以用期待疗法。有证据显示约25%息肉可自发消退,并且与长度大于10毫米息肉相比,较小的息肉更容易消退。2.药物治疗。有些学者认为为预防应给予周期性孕激素药物治疗,促使在高雌激素水平作用下的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改变,从而抑制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另外对暂时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可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3.宫腔镜
    李莉华 主治医师 2019-04-30 16:09:45
  • 子宫内膜息肉为突入宫腔内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使宫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胚胎的着床。有文献报道,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4.89%,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的风险增加,在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不孕症患者的妊娠孕率可以提高到35%~35%。
    武伟 主治医师 2018-04-04 08:13:18
  • 定期检查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与乳腺科医师、妇科医师一起合作,必要时调整药物。由于内膜息肉内膜局部过度生长,缺乏孕激素的拮抗,因此治疗上可采用补充孕激素。目前关于预防内膜息肉复发的方法有:1、放置宫内曼月乐环,简单方便有效;2.口服避孕药:妈富隆、优思明、优思悦等;3.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月经第14-16天开始服用黄体酮或者达芙通,共10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复发作用。五、息肉会恶变吗?息肉有一定的恶变风险,绝经前妇女息肉恶变率比较低,绝经后息肉恶变率则上升。因此绝经后女性如果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伴息肉的,建议积极行宫腔镜检查,警惕息肉恶变。
    林晓龙 主治医师 2021-08-31 15:15:50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