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1条结果

  •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运动,感觉,营养下肢肌肉。所以坐骨神经损伤会出现下肢的运动,感觉障碍,下肢的肌肉萎缩。二,坐骨神经炎的临床表现:A,用四个字概括:痛、酸、胀、麻木1,可以表现为单侧下肢,也可以表现为双侧下肢,也可以表现为双侧下肢交替性。2,患者下肢的发冷。3,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下肢的肌力下降;表现为大拇指无力,足的伸,曲受限。4,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臀部肌肉萎缩,比健侧缩小。5,走路破行。6,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会阴部的麻木。7,很少数严重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治疗会出现马尾症状;下肢活动受限,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B,坐骨神经疼痛的特点:1,放射性疼痛:(不是
    童国海 副主任医师 2017-01-07 12:33:04
  • 许多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遭遇生长痛。生长痛是指儿童的膝盖周围或小腿前侧痛,这些孩子往往没有受伤,也没有局部的红肿、僵硬等现象。但有时候孩子放学回家喊腿疼,并不一定是生长发育的表现,而是有可能得了一种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肿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多发于10到20岁的良性肿瘤。10岁前极少发病。多发于骨骺,也就是孩子长高的源头。大量数据表明,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2到3倍。这种肿瘤多发于长骨末端也就是大腿、小腿、手臂等的末端。通常来讲,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中度到中度的疼痛表现,有时也会有肌肉萎缩以及僵硬的表现。由于扩张生长,软骨母细胞瘤可能会破坏软骨组织。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长痛
    袁霆 主任医师 2021-04-01 10:04:02
  • 许多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遭遇生长痛。生长痛是指儿童的膝盖周围或小腿前侧痛,这些孩子往往没有受伤,也没有局部的红肿、僵硬等现象。但有时候孩子放学回家喊腿疼,并不一定是生长发育的表现,而是有可能得了一种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肿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多发于10到20岁的良性肿瘤。10岁前极少发病。多发于骨骺,也就是孩子长高的源头。大量数据表明,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2到3倍。这种肿瘤多发于长骨末端也就是大腿、小腿、手臂等的末端。通常来讲,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中度到中度的疼痛表现,有时也会有肌肉萎缩以及僵硬的表现。由于扩张生长,软骨母细胞瘤可能会破坏软骨组织。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长痛
    袁霆 主任医师 2021-03-11 10:54:55
  • 骨骼肌(通常被称为“肌肉”)不仅是我们日常活动的基础,还在能量代谢、呼吸、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适量的运动和负重训练有助于维持和提高骨骼肌质量;然而,在缺乏运动或长期不动的情况下,骨骼肌质量会下降,导致肌肉萎缩。这种萎缩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功能,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什么是肌肉废用性萎缩?你是否曾经因为受伤、疾病或长期不活动而发现自己的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发生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废用性萎缩是指由于活动减少和肌肉负荷急剧下降,导致骨骼肌质量显著下降的现象。它可以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如大腿、小腿、手臂和面部,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 肌肉体积缩小,两侧肌肉大小
    王明杰 主任医师 2024-09-05 09:56:18
  • 14岁男孩总喊腿疼,补钙是万能解吗?关于14岁男孩总喊腿疼的情况,补钙并非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因为腿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对此情况的详细分析和建议:一、腿疼的可能原因生长疼痛:14岁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骨骼生长速度快于肌肉和皮肤,可能导致生长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夜间,主要影响大腿、小腿和膝盖,且多为双侧疼痛。缺钙:虽然钙是骨骼和牙齿发育的重要元素,但单纯的缺钙并不是腿疼的唯一原因。然而,如果孩子的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确实可能导致腿部抽筋和疼痛。肌肉劳损: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导致腿部肌肉劳损,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伴随着肌肉紧张和压痛。骨骼问题:如骨折、骨膜炎、骨髓炎等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7-10 13:53:43
  • 什么是足下垂?足下垂(尖足)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指的是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踝关节背伸力量不足,导致前足无法抬起,患者为了避免拖拽脚趾,行走时可能拖着患足或抬高下肢,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仿佛在跨一道门槛,即“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小腿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这一现象多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影响患者的步态和日常活动。01足下垂形成的原因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是导致足下垂最常见的原因。这些神经损伤可能由外部挤压伤(交叉腿,习惯性或长期蹲跪)、脊髓损伤、小儿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神经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局部肌肉僵硬和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4-08-30 16:33:18
  • 。 (0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哪些症状? 1.下肢或者足部感觉怕冷,腿部摸起来发凉 2.活动后腿部或臀部肌肉酸胀或酸痛行走活动后会感觉腿没劲儿,休息后可缓解 3.腿部感觉异常,可有麻木感、烧灼感 4.皮肤苍白或发紫 5.足部伤口愈合困难 6.肌肉萎缩 7.足部或者脚趾出现坏死 8.爬楼上楼梯的时候腿酸胀无力或者疼痛 临床上,很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初期 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会出现“走 路活动后小腿无力或者抽筋样疼痛,体息一会就好了”这样的情况,这种临床症状专业术语称为:“间 歇性跛行” 小提示 当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肚、乏力、 发凉、疼痛等情况时,要引起重视,就医进一
    秦金保 副主任医师 2022-11-01 20:46:28
  • 、马尾神经等的压迫,减轻神经根水肿,对初次发作和症状、体征较轻者效果非常明显。当症状初次发作时,应当“绝对”卧床休息,“绝对”一词的含义是:饮食、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卧床时间过长,缺乏必要的肌肉锻炼会导致肌肉萎缩,因此在症状、体征缓解后,应当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另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床不宜太软,也不宜太硬,应当宽大,有利于病人翻身,并防止褥疮发生;最好能够坚持持续卧床一段时间,一般为3周或以上;卧床的姿式可以选择仰卧、侧卧、俯卧及跪卧等,主要以自感舒适为宜。病人在卧床时应当全身肌肉放松,可以口服放松肌肉的药物,也可以听听音乐,读读报刊等进行放松和休息,这样既有利于疾病
    董健 主任医师 2018-07-10 21:50:10
  • 第二天,印飞主治医师来到病房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他在查看其患肢后表示,目前皮肤红润、张力适中,病情暂时稳定。如果这样的状态能持续下去,成活基本上不是问题。他同时叮嘱家属,卧床期间可以适当加强足部的功能锻炼,这样有益于血液循环。另外,可适当按摩大腿肌肉,预防肌肉萎缩。印飞主治医师表示患者后期还要经历创面修复、肢体延长等多次手术。术后功能的恢复还是很漫长的过程。印飞医师表示,将竭尽所能为患者完成后续治疗,帮助其重返社会。印飞医师个人简介:印飞,男,讲师,无锡九院小儿畸形矫形组组长,手足畸形疾病专家,现任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医疗美容分会显微修复重建学组副组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超显微医学修复分会委员
    印飞 主治医师 2024-11-07 21:06:11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部的健康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世界足踝联盟的发起下,开始将每年的5.29定为全国“爱足日”意在推动全民对足部健康问题的关注。在足部问题中扁平足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扁平足是由于某些原因使骨骼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造成足部纵弓塌陷或弹性消失,常伴前足外展及后跟外翻。多见于过度负重或长期站立者,因维持足弓的韧带及肌腱过度劳损松弛所致。少数病例为先天性。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常表现为足部肿胀及疼痛,站立或行走后尤为严重。03方法一:足印法测试者坐在高凳上,打湿双足,双足一起踩在试纸上,双脚缓慢站起,再原位坐下,双脚抬离试纸,根据足印形态,可以做出判断。 高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3-06-02 09:06:55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