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条结果

  • 据调查,2012年在广东广州市有152名7岁以下孩子因为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男童占63.82%,年龄组越低伤害死亡发生率越高。到目前为止,意外窒息可谓是国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之首,尤其是在0~2岁的年龄组里。 这阵子在急诊科轮转,已经是第二个月了,伴随着每日的突发应急急救工作,每一天都很充实,就在前日临近中午时,某商场内幼儿突发意识丧失,马上急出诊赶至现场,但见患儿已无生命体征,经过积极治疗后救治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完毕总结孩童的死亡原因,竟是棉花糖阻塞气道所致,这在孩童身上可以说非常常见,家长稍不注意,孩子误食致窒息的情况时有发生,让人心惊胆战! 在此给大家讲解一些有关窒息的抢救
    付毅 主治医师 2019-01-22 23:49:30
  • 现在科普一下肺炎的情况。儿童肺炎现在已经越来越影响孩子的健康,据统计每年五岁以下的孩子大概有100万人死于因为肺炎而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说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同时肺炎,隐私的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肺炎的死亡率占总的儿童疾病的死亡率的19%。比意外窒息和其他的疾病都要高得多的多。而肺炎的感染菌的大多是链球菌感染,这个疾病的治疗呢,一般就是建议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因为现在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越来越耐药,所以说在治疗上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一般的调查显示呢,在门诊上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调查,肺炎球菌的多重耐药性达到了80%以上。但是我国广大民众
    李安香 住院医师 2018-10-30 15:06:10
  • 小博士论坛:  新生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一张床,所以给他们选择一张舒适的床是非常重要的。  1.长度要适合,高度要与成人床相同或稍低一点,这样方便母亲看到自己的宝宝,也便于随时随地的进行目光交流。  2.床的周围要有围栏,栏杆最好是圆柱形的,不要选择突出的栏杆或交叉栏杆。栏杆的高度至少60厘米,两根栏杆之间的宽窄要适当,以防新生儿的头、手、脚夹在栏杆中间发生意外。床的各个角也应是圆钝形的,以免碰伤新生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3.在夏季,可在床上用固定的架子挂上蚊帐,以避免蚊虫的叮咬。注意不可直接将蚊帐搭在床上,避免蚊帐坠落后搭在新生儿的面部,发生意外窒息。  4.床的两边或两头
    王新良 主任医师 2020-09-22 19:09:32
  • 家长最好遵循以下建议:1.让婴儿以自己的节奏吃饭。婴儿食品应该多样化,让孩子感受食物的不同口味和质地。2.避开具有婴儿食物窒息风险的食物,比如,含有全坚果、生苹果片和胡萝卜块的食物等。另外,5岁以下儿童不应喂食果冻等明胶类食物。3.关注孩子进食的全过程,防止意外窒息发生。特别是当孩子在吃香蕉、西瓜和牛油果等水果时,家长应该特别当心,最好将食物切成小块。最后,水分少的食物泥也容易卡住宝宝喉咙,不建议给宝宝食用。
    苏兴贞 主治医师 2018-07-22 17:14:58
  •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妈妈加入“婴儿趴睡训练群”,三个月大婴儿在窒息前大哭,妈妈在房间外问群,群友说:不是大哭就没事,哭几次就好了,这样才能训练宝宝独立入睡能力,妈妈忍住,继续“解锁趴睡”,直到两小时后进去给孩子喂奶,却发现孩子已经死了。相信看到这则消息的母亲们都会心痛,但这样的事例却经常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每年有超过2500名0~4岁的婴幼儿因意外窒息而夭折,而更多的幼儿因此而终生残疾。养育婴幼儿是生命的本能,什么时候这种本能变得那么不自信,需要求助别人?也许是新手妈妈们想把事情做得更完美,以致于广纳群言,唯独不相信自己,他们不知道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本身就是一种本能。什么时候这种本能变成了
    傅慧婷 副主任医师 2020-04-22 15:22:34
  • 很棒的文章,赞
    林伟 住院医师 2018-05-07 15:30:43
  • 、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哪种睡姿势最舒服?仰卧睡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等器官压迫最少;仰卧也有弊端,就是宝宝容易发生漾奶,吐出的奶水会聚集在宝宝的咽喉处,如发现不及时会呛入气管及肺内。侧卧睡姿:最好采用右侧位,能避免心脏受压,又能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宝宝更应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应该给新生儿经常调整左右方向,以免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的现象。俯卧睡姿:就是我们常说的趴着睡,一般情况下不提倡新生儿采取俯卧的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据报道,俯睡有助宝宝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宝宝整晚不睡怎么办?给宝宝建立睡眠规律婴儿出生6到8周以后,就能根据
    董安 主治医师 2017-02-27 20:15:13
  • 如果知道这个急救法,在危机时刻会救人一命!
    田文科 主治医师 2016-11-09 17:03:41
  • 很实用
    张苗苗 主治医师 2017-11-03 22:10:09
  • 本共识所界定的婴幼儿脑损伤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感染、创伤、意外窒息、中毒、脑血管病等所致的中枢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发作、视听障碍、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障碍等[1,2,3]。本界定不包括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脑畸形所致的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是通过采用神经保护、组织工程或细胞移植、神经电刺激、药物、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各种综合干预措施,促进被破坏或受损害神经的再生修复和重塑,恢复神经功能[4]。婴幼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未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神经修复治疗对婴幼儿脑损伤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对婴幼儿脑损伤的诊治尚无
    曾海 主任医师 2019-02-12 13:45:3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