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8条结果

  • 气虚证: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出来的证侯。病因: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范秀英 副主任护师 2021-03-05 19:41:30
  • 预期研究目标 1、中西医结合,开展中医证候学研究; 2、评估‘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的控制或达标率; 3、阐述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的不同或梯度表达,验证血管病变中“虚损生积”的病理学说; 4、建立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认同和丰富了“从气论治”理论;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张茂华5、有效减低代谢综合征气虚证血管病变残余风险度。
    张茂华 主任医师 2018-10-09 18:20:54
  • 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3],由于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使许多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难以确立治疗对策、评估治疗方法和衡量疗效水平。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2],筛查2型糖尿病与血管病变患者,肥胖是其必备条件,主要组分: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中医认为中心性肥胖的关键在于“气”[4、5],是人体精微物质代谢与功能异常的“集合”,存在“虚损生积”的病理机制,兼有痰、湿、瘀,后者既是病理产物,又互为因果[6];因其证候表现的多样性,增加了辨证施治的难度,构成了中医诊治现代病的难点之一,代谢综合征个体差异,实际是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的不同或梯度表达
    张茂华 主任医师 2018-10-09 18:16:44
  • 经常在临床有病人述说没力气,易疲劳,这种病西医是没办法的,检查了许多,却查不出问题(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得已来看中医,有一部分病人是一干活就容易累,很显然是气虚证,但也有一部分病人不干活都累,早上一起来就累(睡眠尚可),总是睡不醒,觉得累,眼皮重抬不起,身体重没力气,大便粘滞,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只是用补气的方法治疗是没用的,如果用健脾补气,化湿的方法,往往病人明显好转,所以此病应诊断湿阻,而不是气虚,中药调理就是要辩证论治,才能取得效果。
    张叶青 副主任医师 2017-08-03 10:01:38
  • 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又称益气。属补法。气虚证常因饮食失调,年老体弱,久病所致,临床表现出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中医的各种健康养生药物多种多样,不但非常常见,最重要的是非常健康,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以下5种补气中药材。人参人参是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黑枸杞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黑枸杞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舒敬慧 健康号 2017-12-07 16:41:07
  • 冬季养生要注意避寒邪,饮食上应以温补食物为主。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食品: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补血食品:指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 补阴食品: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 补阳食品: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
    男性生殖健康 健康号 2021-01-04 08:40:34
  •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品: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补血食品:指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补阴食品: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补阳食品: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
    叶臻 副主任医师 2020-12-10 09:00:07
  • 1.月经过多的概念: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者。2.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冲任失守,血海不固。3.辨证论治:(1)气虚证: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治宜补气摄血调经,方用举元煎或安冲汤。(2)血热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块;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用保阴煎加地榆、茜草。(3)血瘀证:经行量多,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27:33
  • 上海长江医院中医科名老中医潘寅生介绍说在生活当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补气补血,甚至是在很多的广告上都有什么补气补血,尤其是女性产品上,那什么是补气呢,为什么要补气,补气又有什么好处呢,这边老中医潘寅生给大家小小的普及一下。  补气在中医上来讲的话,就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气虚证是指体内的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等的功能减退,可能还有脾胃等脏器的机能的减退,主要的症状的表现是精神萎靡、易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等。一般来说,气虚是分好几种的,主要还是看脏器,不同脏器的气虚导致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点症状。    1、小便不利、易感冒  如果是肺气虚的话,会影响人体整体的
    老中医潘寅生 健康号 2017-11-07 09:44:03
  • 本病的治疗,应遵循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的原则。结合产后生理特点,选方用药时应注意,虚者勿补摄太过,以防止血留瘀;瘀者禁用破血之品,以防动血耗血,已达到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热者勿苦寒太过。(1)气虚证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质清稀,无臭味;小腹空坠,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法:补气养血,摄血止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艾叶炭、阿胶、乌贼骨。(2)血热证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粘,气臭秽;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保阴煎加阿胶、旱莲草、炒地榆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10-26 13:53:00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