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64条结果

  • 痛风性关节炎系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过高的尿酸沉积在关节腔附近,刺激关节和周围软组织,导致的晶体性炎症。 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或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首先就是行为干预。主要是海鲜,动物内脏,各种煲汤不吃,包括龙虾扇贝等贝壳类动物食品。不喝酒,特别是啤酒,每天喝水200ml,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第二是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止痛药包括三大类,主要是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塞来昔布,秋水仙碱和激素。降尿酸药物包括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抑制尿酸合成和苯溴马隆以及碳酸氢钠促进尿酸排泄。临床上我们更需要关注降尿酸药物和止痛药物的副作用。还需要注意,刚开始降尿酸治疗时需要联合使用止痛药,防止尿酸波动
    张晓猛 副主任医师 2021-07-31 16:03:50
  •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血尿酸升高,并从血液中过饱和析出,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而导致的关节急性炎症。 一、痛风性关节炎的成因 血尿酸的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先决条件。血尿酸来源于食物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产生,其中2/3的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通过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动态平衡,但当食物中过度的摄入、或体内嘌呤产生增加,以及排泄减少均会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二、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男性,女性绝经前少见。典型症状是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严重者不能行走。初次发作通常发生在下肢,半数以上的患者首次发生在足第一跖趾关节
    薛鸾 主任医师 2019-09-29 09:25:22
  • 概述 痛风是一种仅见于人类的异质性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临床特点主要有: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尿酸盐沉积于皮下关节或者肾等脏器组织中,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后期甚至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障碍;尿酸盐沉积于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 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等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肝肾不足,卫气不固,加之劳倦过度,汗出当风,使外邪乘虚而入;或脾肾功能失调,湿浊内生等而致痹证。痹证日久,痰浊毒邪恶留滞血中,不得泄利,致血脉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为患,致关节畸形,屈伸不利。 临床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分为
    吴锐 主任医师 2018-10-18 10:37:19
  • 饮食治疗:每日饮水大于2000毫升,进食低嘌呤饮食,不饮啤酒,不吃烧烤、海鲜,适量吃豆制品。单纯高尿酸血症:尿酸大于420umol/L,单纯饮食控制,暂不需服药,定期复查。尿酸大于560umol/L,需降尿酸治疗(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性关节炎:长期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饮食(大量饮啤酒、动物内脏、海鲜)、外伤及受寒(可导致痛风性4关节炎急性发作)。急性期止痛:减少活动、冰敷消肿、止痛剂(非甾体消炎药如吲哚美辛,秋水仙碱,激素如地塞米松与强的松)。急性期过后14天行降尿酸治疗,尽早降尿酸将至300以下。之后减少药物剂量,维持治疗,将尿酸控制在360以下
    别智霞 主治医师 2020-09-14 10:47:31
  • 均正常;左踇趾红肿,拒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尿酸408 μmol/L。考虑丹毒可能性大,不排除痛风关节炎,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1 d。因症状不缓解给予口服芬必得治疗,2 d 后肿痛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是否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中老年男性,肥胖体型,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人群;既往患者血尿酸升高,但未规范治疗,有痛风关节炎发作的病理基础;患者关节炎发作前进食大量海鲜和啤酒,有痛风关节炎发作的明确诱因;从关节炎的部位分析,患者出现左踇趾剧痛伴红肿,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最典型部位,也符合单关节发作红肿热痛的特点,因此综合考虑可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鉴别诊断应考虑
    刘振杰 主任医师 2018-07-20 10:01:32
  • 尿酸治疗的患者,发作期不停止降尿酸治疗,目的是发作期需保持血尿酸稳定。 痛风发作间隙期 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 降尿酸时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虽痛风性关节炎只发作1次,但同时合并以下1项者需降尿酸治疗:年龄40岁、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心功能不全。 治疗用药:常用药物有: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以及健脾补肾、利湿泄浊的中药。 治疗目标:血尿酸降至360umol/L以下。 注意事项:过去未降尿酸的患者,需在发作缓解后2-4周后开始降尿酸;其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相同。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临床表现:关节症状反复发作,不易缓解或有痛风石
    薛鸾 主任医师 2019-09-29 09:42:29
  • 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8例的临床疗效评价 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评价 “激素”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并不好,很多人都觉得它副作用很大,因此对它望而生畏。其实它也是常用的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之一,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例如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它比其他常用的消炎止痛药更为安全有效。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完成的研究:评价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小剂量强的松,10mg,1次/天,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0.5mg,3次/天。服药后第1天和第3天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 C反应蛋白、血沉下降情况及副作用
    杨敏 健康号 2018-07-11 20:54:17
  • 4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可减少尿酸的生成、促进尿酸的排泄,在一定程度上能构改善病情,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那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平时饮食起居应该关注那些方面呢? 运动 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痛风的风险,减重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注: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²(m)】。 在控制体重过程中,可坚持适量的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注:30分钟×5次/周
    薛鸾 主任医师 2019-09-29 09:45:13
  •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它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石沉积、特征反复发作的急性及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与畸形。若痛风未经适当治疗,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甚至导致痛风性肾病。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刘欣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初次发病时绝大多数仅侵犯单个关节,其中以第1 跖趾关节最常见(约占60%~70%),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关节,晚期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畸形与残疾。痛风性关节炎时血中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韧带、腱鞘及皮下组织等处,形成痛风结节。典型发作
    刘欣伟 副主任医师 2020-05-22 14:42:40
  • 的食物,如肝、肾等内脏及豆制品等。多饮水。忌酒,特别是啤酒。  3).禁用维生素B12和磺胺类药物。  4).遵医嘱服药。  3.手术疗法 如果痛风石有穿破危险或妨碍关节活动及穿鞋袜,应手术切除,对已破裂形成窦道者应刮除,并酌情植皮。有时,痛风性关节炎为了减轻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可选择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二)预后,一般痛风性关节炎经药物治疗及节制饮食,疗效较好。
    赵连伟 主治医师 2018-08-22 14:47:14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