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3条结果

  • 导致一过性代谢异常,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儿童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应严格监测血糖水平。4、补充营养:孩子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5、适当运动:适度的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篮球等,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骨骼的生长。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头关节滑脱。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会达到分泌高峰,有助于身高的增长。7、定期复诊: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医生会评估孩子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复诊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生长激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仍需患儿与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5-05 18:47:38
  •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相关风险因素。饮食健康:选择均衡的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是简单和高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和豆类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和高盐食物。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避免超重和肥胖。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例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规律运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对预防糖尿病有益。请咨询医生或健康专家以获取针对个体情况的运动建议。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静坐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在工作或学习期间,尝试定时活动,避免连续久坐。经常起身
    于莹 主治医师 2023-08-08 15:30:08
  • :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3. 观察注射部位:注射生长激素时,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局部脂肪萎缩。同时,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发痒、皮疹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4. 监测血糖水平:生长激素可能导致一过性代谢异常,对糖尿病患儿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儿,应严格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 补充营养:生长激素治疗期间,患儿的营养需求增加,家长应注意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6. 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和增强体质,家长应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7-10 14:10:32
  • ,生长激素治疗的副作用通常是轻微和可控的。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等;也可能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但这些往往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查和适当的治疗得以解决。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例如超剂量使用或者用于不适合的人群,就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如血升高、关节疼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等。案例一:小红,12 岁,同样因生长激素缺乏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小红出现了血糖升高的情况。原本小红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但生长激素的使用影响了她的代谢,导致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医生立即采取措施,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红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案例二:小刚,8 岁,在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7-12 23:06:54
  • 阈降低等都会导致尿糖阳性。因此发现尿糖有异常,一定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血糖等以明确诊断。 4.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容易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月经不调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往往肥胖,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肥胖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如果在怀孕前血糖一直正常,没有发现糖尿病或是糖耐量异常,那么在怀孕后一定要注意到医院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以免漏诊。 5.  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因此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例如你的父亲或是母亲患有
    李连喜 主任医师 2018-07-17 21:47:16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较前明显增加,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居世界第二位。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约新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或分泌缺陷而引起、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如血控制不佳,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导致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器官的严重病变,威胁生命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糖尿病对减少、减缓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意义重大。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连喜
    李连喜 主任医师 2018-07-17 21:44:59
  • “糖尿病患者”。此外,有如下5类特征的人群,也要更加警惕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大。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2分娩过巨大婴儿的妇女如果婴儿出生时大于等于8斤,妈妈就会有患糖尿病的风险。另外,如果婴儿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妈妈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3腹部肥胖人群 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都属于腹部肥胖。腹部肥胖者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上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4患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因此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5年龄超过45岁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很多慢性疾病都会找上门来,糖尿病也不例外。如何抓住糖尿病的「逆转期」,在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2-05-30 15:32:59
  • 10%。胆固醇小于每天300mg。必须严格限制食用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蟹黄等各种富含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品,尤其要避免食用各种油炸食品。每餐食用油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10克。应限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饱和脂肪酸摄入应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三.保证每天充足蛋白质的供给。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既要保证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同时也不能过量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和,过多的脂肪储存必然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如乳
    李连喜 主任医师 2018-07-17 21:44:49
  • 升高到一定水平时,肾小球滤液里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余的部分随尿排出,于是尿糖检测呈阳性。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糖与尿糖具有一致性,即血糖越高,尿糖越高。 医学上将能够出现尿糖的最低血糖值称为“肾阈”。正常成人的肾阈为10毫摩/升左右,老年人的肾阈要更高一些。 也就是说,血糖浓度达到10毫摩/升时,尿糖才会呈阳性。而空腹血糖≥7.0毫摩/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那些空腹血糖在7.0~10毫摩/升的早期轻症糖尿病患者,如果靠尿糖阳性来诊断,就会被漏诊。 此外,尿糖阳性也未必就是糖尿病。例如,某些肾小管疾病,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障碍,尽管患者血糖正常,尿糖却呈阳性,我们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3-08-12 15:35:36
  • ?  席刚明教授表示,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相似,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心房颤动和冠状动脉疾病。换句话说,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或者有吸烟,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都需要格外关注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盐、高、高油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也是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当然,如果你已经患有心脏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疾病或周围血管病,那就需要及时监测病情,接受药物治疗,以避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另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也是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5-04-18 09:48:39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