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4条结果

  • 患者外省经商,左眼物不见数月,就诊时左眼视力眼前手动,晶体混浊,玻璃体腔可见积血,后极部视网膜前大片纤维血管增殖膜,视网膜前出血团,视网膜牵拉脱离, 予抗VEGF后行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剥除手术,术后早期返回外省,有点担心其术后反应,叮嘱按医嘱滴眼药水,控制血糖血压。术后一月余复查,左眼底情况稳定,矫正视力0.1,左眼底黄斑区视网膜水肿。 医嘱需进一步门诊激光治疗。
    李高春 副主任医师 2024-09-27 20:21:25
  • 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慢性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研究显示,网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7%,在糖尿病人群中为22.4%,其中非增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病率为20.2%,增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病率为2.3%[5]。网的发生与糖尿病类型、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病情进展,往往无法逆转,并伴有较高的致盲风险。二、网的发病机制网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
    微医药 健康号 2024-06-06 10:10:20
  • ≥20个出 血点,或者至少2个象限已有明确的静脉“串 珠样” 改变, 或者至少1个象限存在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3个月 重度非增殖期,多处出血,渗出,黄斑区水肿6.增殖期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或 伴 网 膜 前 积 血 或 玻 璃 体 积 血 ,纤维血管膜,牵拉网 膜脱离。1个月增殖期网,玻璃体积血 增殖期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7.合并有黄斑水肿黄斑视网膜增厚伴有硬性渗出1-3个月一旦视力≤0.7(20/30或4.8) 或者患者出现突发的视力下降以及物模糊应及时到有眼底病医疗的医院就诊l 眼底检查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其它全身并发症
    吕骄 副主任医师 2024-07-16 21:40:52
  • 【摘要】目的 探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玻璃体切除术适应证及术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病例22491例,其中男性12287 例,女性 10204例,年龄范围为1岁至95岁。根据玻璃体切除手术适应证(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外伤、无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晶状体病变及其他眼病)、手术类型(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及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及玻璃体腔填充物(气体、硅油及其他液体)进行分类,记录分析上述适应证及手术方式变化趋势
    微医药 健康号 2024-10-14 17:08:16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有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改善症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阴虚、湿热、痰瘀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减少并发症人们在长期服用西药时,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慢慢出现了头晕、目昏、水肿、乏力、心慌等症状,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中药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3、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糖尿病,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睡眠质量、身体质量等
    张峰 主治医师 2024-11-15 17:52:02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如果病变未得到及时的发现,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久而久之,是有失明的风险的;如果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好,生活方式也很好,定期复查眼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不会失明的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3-08-15 10:22:10
  • 担忧手术风险而延误治疗,白内障可能会发展至过熟阶段,这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还容易产生并发症,延长恢复时间。同时,拖延治疗也会妨碍眼底检查,延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及时干预。 白内障一定要等到“成熟”才能做吗?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过熟的白内障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例如晶体核硬化,导致手术风险增加,还可能增加虹膜粘连、继发性青光眼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白内障的进展较常人更迅速,并且常常伴有眼底出血等视网膜病变。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视力明显下降(如矫正视力低于0.5)或影响眼底检查时,尽早接受手术。术后没有了白内障的干扰,便可以及时监测和治疗视网膜病变,防止视力
    俞莹 主任医师 2025-04-14 00:10:0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人群致盲首因,患病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达60%。高血糖会逐步破坏视网膜微血管,引发出血、渗出甚至视网膜脱离。病程分期:阶段:非增殖期、增殖期特征:微血管瘤、棉絮斑 、新生血管(易破裂)干预措施:控+半年眼底检查 、激光光凝+抗VEGF注射 关键数据:• 严格控(HbA1c<7%)可降低76%失明风险• 新型OCT血管成像技术可早于常规检查3-6个月发现问题
    微医健康 健康号 2025-07-31 14:32:55
  • 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自觉症状可不明显,眼前段组织也没有明显异常,因此不易引起病人的警惕。早期极易漏诊,往往只是在作眼部检查时或者晚期功能遭受严重损害,如视野明显缺损时才被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也称老年性黄斑变性。该病现已成为西方国家老龄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本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一般认为该病与眼底黄斑长期慢性的光损伤、遗传、代谢和营养等多因素有关。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多为双眼,视力缓慢进行的下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和上海市的糖尿病发病率
    王一心 主任医师 2020-04-15 06:45:47
  • 效果差,可以考虑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松解术。或者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讲个手术效果都比较确切,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坏疽的发生率。对于麻木为主的疼尿周围神经病变,则只能考虑神经减压手术,行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松解术。但是对于麻木患者手术有效率不如疼痛患者高,疼痛患者有效率可以在85%-90%,而麻木患者只有75%左右。但是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总体来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是应该预防为主,要积极控制血糖,增加锻炼,低盐低脂饮食。如果一旦得了,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应该积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王雷波 副主任医师 2024-09-02 08:50:28
1 2 3 4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