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99条结果

  • 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势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通,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
    健康小助手 2022-10-06 09:37:54
  • 李某,47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咂嘴动作,后又出现了头颈部及下颌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主要表现为摇头及下颌不自主鼓动,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轻度抑郁”,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明),症状稍有好转,后症状加重,伴有头颈部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肌张力障碍”,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氟哌啶醇、巴氯芬、盐酸硫必利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期间就诊过多家医院,并行康复理疗等治疗,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肌张力障碍”收入院。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差。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包括有痉挛性斜颈、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书写痉挛等。节段性
    王学廉 主任医师 2020-03-30 17:57:18
  • 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后症状加重,出现左脚内翻,前往另一家医院就诊,给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1年前去医院就诊时,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芭 半片3次/日,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一周后加服至1片,症状稍有变化,后加服金刚烷胺片1片,症状未见明显变化,后症状进一步加重,起床翻身困难。于是再次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躯体化感觉障碍”,口服舍曲林1片,1次/日,症状未见明显变化,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收入院。病后一般情况可,起床翻身困难,可站立行走。四肢肌张力稍增高,指鼻试验缓慢,食中指敲击实验笨拙,左侧显著,左侧肢体可见运动性震颤。肌肉痉挛性收缩,动作如
    王学廉 主任医师 2019-03-11 17:16:50
  • 两年,肉毒素就没什么效果了。3.有的患者吃药、打肉毒素都没什么效果,该怎么办?能不能手术?很多人以为肌张力障碍只是神经内科的病,怎么还需要做手术呢?要想知道手术为什么能治疗肌张力障碍,先来看看肌张力障碍是怎么发生的?人的任何一个动作,比如眨眼、甩胳膊、写字等,都是由许多块肌肉共同协调运动来完成的,大脑里有个运动环路来控制这些肌肉运动,如果这个运动环路出现问题,肌肉的运动会有协调障碍,会出现各种别扭的动作,手术就是通过神经调控的方式来修复这个环路,或者防止运动环路错误指挥。4.肌张力障碍手术方式有哪些?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如何选择?脑部核团毁损术: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破坏性手术,对单侧发病或
    孙成彦 副主任医师 2017-10-10 08:56:58
  •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
    陈伟 副主任医师 2014-12-29 13:33:22
  • 早在1652年,Tulpius就初次对肌张力障碍症状之一的痉挛性斜颈做出描述。随后医学界对该疾病进行漫长地研究,1984年,国际肌张力障碍医学研究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提出肌张力障碍的定义,随后近几年国家专家共识委员会提出修订后的定义:肌张力障碍定义为运动障碍性病变,其特征是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可引起异常运动或/和姿势,常常重复出现肌张力障碍性运动一般有其模式,有扭曲动作,并且可能呈震颤性。肌张力障碍常常因随意动作而启动或加重且伴随有溢出的肌肉激活。在大多数情况下肌张力障碍既有异常运动、又有异常姿势。在不断地对该疾病研究和治疗中,发现这种疾病有多种分类分型方法,患者临床表现各异,需要采取针对
    方铁 主任医师 2020-05-18 11:19:45
  •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往往在患病前期患者都会选择药物治疗,但达不到彻底治愈,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此时,我们便可以选择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病例来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团队)姓名:Wxl性别:女年龄:74岁入院时病情:患者主因“肢体抖动6年,左上肢不自主动作3天”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抖动,逐渐发展至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等不自主抖动,紧张时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芭0.25片/次,3/日,效果一般;另因抖动幅度小,对生活影响不大,遂未再服药。期间病情无明显加重。后因琐事生气后出现头痛,左
    王学廉 主任医师 2019-07-08 17:05:12
  • 肌张力障碍为一种不自主性,持续性或间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动作或异常姿势综合征,本质上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异常动作和姿势性障碍。肌张力障碍疾病谱复杂,根据病因、年龄及症状分布分为不同类型。⑴按疾病原因分类:原发性(包括单纯原发性、叠加性原发性和发作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遗传变性和继发性(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相关)。随着原发性肌张力障碍遗传因素的阐明,据基因连锁定位的先后顺序,将遗传因素导致的肌张力障碍命名为DYTn,目前已明确27种亚型,即DYT1-27。⑵按发病年龄分类:早发型(≤26岁)、晚发型(26岁)。⑶按症状分布分类:局灶性、节段性、多灶性、偏身性、全身性等
    黄世敬 主任医师 2018-10-05 11:45:05
  • 引起的疼痛。目前,肉毒毒素仍是治疗眼睑痉挛、颈部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咽喉部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构音障碍)及其他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特发性和继发性)的一线药物。肉毒毒素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注射部位或周围肌无力(如颈部肌张力障碍注射肉毒毒素后引起的吞咽困难、眼睑痉挛注射肉毒毒素后引起的上睑下垂等)。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肉毒毒素治疗不能充分缓解临床症状的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可以作为二线治疗方法。 4.其他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使书写痉挛和部分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中西医结合(包括药物、针灸等)治疗肌张力障碍,两法可相互取长补短,降低西药的用量,减少药物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2018-10-05 11:41:30
  • 肌张力障碍是一个总称,具体描述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根据肌张力障碍发生的部位不同,有局限性的、节段性的、偏身性的和全身性的。王某65岁,201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头活动不灵活,呲牙动作频繁,前往医院诊治,查头颅MIR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给予扩血管、溶栓、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王某症状无明显好转。5年前患者前往呲牙动作较前增多,并出现磨牙、下颌不自主咬合,牙周感觉异常,再次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给予氯硝西泮片,氟哌啶醇口服后症状较前无明显好转。后王某症状仍明显,再次前往医院,考虑“口下颌
    王学廉 主任医师 2020-09-02 08:52:28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