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8条结果

  • 核心提示:肠梗阻,最近常常出现在报纸标题上的一个词。到底什么是肠梗阻呢?其实,肠梗阻是一种疾病,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就称为肠梗阻。  有以下症状要警惕  肠梗阻虽然发病率高,但很多人对此还是不了解,感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常常先去看内科。听说需要手术治疗,要到外科就诊,才大吃一惊。这种病症一旦被确诊,大多数应当立即给患者做手术,尽快排除梗阻,以便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若延误时机,势必造成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  (1)绞痛。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腹痛发作时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有时光看
    黄厚章 2017-04-01 10:14:49
  • 、肾脏、心脏、肺脏和骨髓造血功能等检测;②三大营养素代谢指标、血清电解质监测;③感染相关指标:降钙素原血清水平监测。3.肿瘤学评估:①病理组织学及分化程度、分子靶标表达情况。个别情况采用细胞学诊断结果;②明确临床分期,了解病灶部位、浸润情况等详细情况;③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检测;④明确梗阻原因,梗阻分类亚型,部位及数量。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梗阻程度、病变类型、肿瘤临床分期及总体预后、之前和未来可能进行的抗肿瘤治疗及患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等。医生须根据患者的预后、肿瘤的生物学以及最重要的方面)生活质量,权衡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推荐个体化姑息性治疗。早期手术为主要手段
    邱立新 2018-07-29 12:40:58
  • 迅速缓解症状,避免再次手术
    刘绍群 主任医师 2021-09-22 13:29:44
  • 一、病因1.高脂肪餐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原因。2.遗传性背景比较突出。3.癌前疾病:绒毛状腺瘤最易发生癌变。4.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二、结直肠癌病理1.隆起型:多发于右半结肠(升结肠)。2.溃疡型:最常见,转移早,周边不规则,易感染、出血。3.浸润型:易致肠梗阻,多发于左半结肠(降结肠)。三、结直肠癌临床表现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症状,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或黏液血便。2.腹痛:定位不准确的持续性隐痛、腹部肿块。3.肠梗阻症状:为中晚期症状。4.全身症状:多为晚期症状,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5.不同部位结肠癌临床特点:右半结肠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0-03-03 12:14:18
  • 引流2例,胆囊切除加瘘口修补8例,胆石性肠梗阻的l例行结石取出后肠梗阻解除,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加瘘口修补。1.3结果:本组20例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18例获随访,随访6~27月(平均15个月),均未发生胆管炎,B超未发现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2、讨论本组术前获诊者均为胆囊肠瘘,而胆囊胆管瘘无l例确诊。根据经验,对有下列情况的胆囊炎症疾病应考虑胆瘘可能:①胆囊萎缩者;②重症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缓解者;③胆管炎反复发作或频率增加者;④梗阻性黄疸反复发作者。术前诊断要依靠B超、cT、X线和ERCP检查。胆囊肠瘘的特征为胆道内积气,B超和CT均可发现此征。此征的发生率一般不足1/2,个别报道为2/3,本组为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08-10 22:40:11
  • 巨结肠是种什么疾病?临床上巨结肠包括两类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和成人型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5000活产儿,男女比例约为4:1。HSCR最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临床表现 不排胎粪或胎粪排出延迟:94%~98%的患儿生后24小时内未能排出胎粪,约72%需通过塞肛、洗肠等方式促进排便。 腹胀:约占87%,腹部逐渐膨隆,呈蛙形,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可见肠形及肠蠕动波。 呕吐:随梗阻程度加重而逐渐明显,甚至吐出胆汁或粪便样物。 肠梗阻:多为低位、不完全性,但随便秘加重和排便等保守治疗的失败,可发展成为完全性肠梗阻
    傅传刚 主任医师 2024-08-08 15:13:37
  • 患者:医生您好!我母亲78岁,近2个多月有间隙便血,近期大便次数间隙增多,其他无反应,8月23日到当地医院做CT全腹平扫+增强,影像诊断:1 乙状结肠占位,考虑结肠癌;2 肝右叶占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3 肝左外叶改变,考虑海绵状血管瘤;4 双肾多发结石,左肾囊肿。 老人患有腔隙脑病、高血压、糖尿病,日常服药保持正常。医生建议切除结肠及肝部病灶。考虑手术的损伤、术后恢复、并发症等风险,尚未做任何治疗。被您的医疗理念所吸引,急切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您看我母亲的情况应如何治疗?当地医生说,结肠病灶必须切除,否则会肠梗阻,是这样吗?老人这个年纪还要经受手术对精神及身体煎熬,而且还无法得到治愈
    周俊 主任医师 2018-10-22 17:30:58
  • 警惕胰腺炎。妊娠期高脂血症是重要诱因,严重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肠梗阻:子宫增大挤压肠道,或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导致肠粘连,都可能引发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孕中期(16-20周)和产褥期尤其高发。 三、孕期腹痛如何辨别?记住这3个“关键信号” 1.看疼痛部位与性质 •下腹痛伴阴道出血:首先排除异位妊娠、先兆流产或胎盘早剥。 •右上腹绞痛:可能是胆囊炎、胆石症。 •转移性右下腹痛:从肚脐周围开始,逐渐固定到右下腹,警惕阑尾炎。 •全腹剧烈疼痛伴发热:可能是腹膜炎(如阑尾穿孔、卵巢囊肿破裂)。 2.关注伴随症状 •呕吐频繁、无法进食:需排查胰腺炎、肠梗阻
    李春妍 主治医师 2025-06-12 20:12:57
  • 临床上巨结肠包括两类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和成人型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5000活产儿,男:女为4:1。HSCR最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大多数的HSCR患儿表现为新生儿期肠梗阻,包括胎便排出延迟、胆汁性呕吐以及喂养困难等。少数HSCR患儿出生后胎便排出正常,在婴幼儿期通过母乳喂养也可维持较好的排便,但是在添加辅食后逐渐表现为严重的顽固性便秘。腹胀、发热和腹泻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合并呕吐、血便、嗜睡、稀便或便秘症状。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腹胀,有时可见肠形及蠕动波,至幼儿期腹胀更加严重,有时腹部可触及质硬的粪石
    鲁兵 主任医师 2024-09-11 09:26:39
  • 作者陈志扬3周前,有个福建厦门的朋友打来电话,她的表姐夫查出肠癌!刚刚做好肠镜,已经有梗阻了。他想请大肠外科徐烨主任去厦门会诊手术。由于接近年底了,我们医院本身有大量的病人等待手术,徐主任太忙了,也太累了,不忍让她旅途劳累,加上病人已经有肠梗阻,还是建议他来上海做手术。第二天中午,病人来到了医院。病人自己是中医医生,腹部不适近2年,自己用中药“调理”。家人实在觉得他面色不好,腹痛,强拉他去做了肠镜,确诊为升结肠癌。接诊的是徐烨主任团队的郑洪途医生。病人有肠梗阻,属于急诊,没有正式床位,只好虚拟住院,开始各项检查。第二天郑洪途医生发现病人胸部CT显示有严重的右肺炎,我看了片子,怀疑有脓胸,中性
    陈志扬 副主任医师 2020-01-25 20:33:58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