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6条结果

  • 等调服,以胃同治。中药抗胃食管反流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以及预防肺间质纤维化,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9-10-03 15:38:26
  • 怎样预测肺间质纤维化病变加重了,目前的评估方法都是围绕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研究的,对其他类型的肺间质纤维化的评估预后也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清,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变局限在肺脏。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平均生存期为2.5~3.5年。IPF的自然病程各异,每个个体的病程差异很大,难以预测。一些IPF患者表现相对的稳定,功能缓慢下降,伴随着一次或多次的急性恶化;一些患者经历功能快速下降,疾病迅速进展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1-03-07 14:04:49
  • 比如说,间质性肺病~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更难控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病患十分痛苦!目前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在研究这类疾病的过程中,略有心得,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够帮助那些苦痛中的病人!
    张平 副主任医师 2019-02-23 09:55:08
  • 肺部ct发现间质性肺炎,患者本人或者患者家属就会去网络搜索,从而知道这个疾病难治疗,会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如果肺纤维化了,也知道病情加重了。 间质性肺炎的原因很多,至少有200多种原因。发现间质性肺炎,要不要早期用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要不要早期治疗间质性肺炎以抗肺纤维化?哪个药更好?这些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通过研究,大多数学者建议,一旦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诊断明确,应立即积极给予抗纤维化治疗。注意,目前的研究结论只是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研究结论,对所有种类的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用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抗肺纤维化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9-10-20 12:03:56
  • 人群中通过CT检查经常发现肺结节,有关肺结节的科普文章很多,已经深入人心,呼吸科还诊治一种少见病:结节病。结节病和我们平时讲的肺结节不是一个病。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而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慢性非干酪性肉芽肿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到身体任何组织,是最常罹患的器官,临床表现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普通X射线检查或者肺部CT初期多为双侧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后期可为局限性和(或)弥漫性间质浸润.最后可发展为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8-11-21 14:38:14
  • 量呈比例下降,且测定简便。其他引起实质损害的病变(如肺炎、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等),支气管病变(单侧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完全性阻塞),胸腔病变(胸前大量积液、胸膜广泛增厚硬化等),均可引起容量的减少,间质性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使弹性回缩力增高亦可致TLC、VC、FRC、RV等减少;而肺气肿等使弹性回缩力下降的疾病可使TLC、RV、FRC等增高。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9-02-19 16:59:18
  • 肺癌血管靶向治疗药物还有哪些? 2、针对VEGFR的中和性抗体-雷莫芦单抗 (1)雷莫芦单抗的抗血管生成机制: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的IgG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结合于VEGFR-2细胞外结构域,与VEGFR-2结合的亲和力是内源性VEGF的8~9倍,可拮抗VEGF与VEGFR2的结合,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内皮细胞增殖和移行。 (2)雷莫芦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野生型NSCLC:雷莫芦单抗最早应用于NSCLC的临床实践是2014年报道的一项雷莫芦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一线治疗40例进展期(ⅢB/Ⅳ期)NSCLC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6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9-11-02 18:53:19
  •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几乎可以波及体内所有器官,30%~60%的结节病患者在发现本病时并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结节病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较为急性发病时,20%~50%可表现为LOuml;fgren综合征,即结节红班、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关节疼痛。(一)肺结节病90%以上的结节病患者有内或者胸腔内淋巴结的受累,呼吸道症状较轻,常见症状包括干咳、呼吸困难、喘息等,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减轻。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弥散功能下降和小气道功能受限。肺结节病典型的影响学表现为双侧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内浸润。内改变早期为肺泡炎表现,继而发展为间质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1-01-17 21:45:21
  •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清,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变局限在肺脏。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这个疾病急性加重定义为已诊断或同期诊新为IPF,1个月内发生的呼吸困难急性加重,影像学在原有IPF表现的基础上,新出现两侧的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不能完全用心衰或液体过多解释,其组织病理学通常表现为UIP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同时存在,可以出现机化性肺炎和显著的成纤维细胞灶。目前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是IPF急性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1-03-07 15:36:56
  • 潜在作用 除IPF外,吡非尼酮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数据有限。Miura等将吡非尼酮用于未经治疗的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VC均得到改善。Vos等报道了一例吡非尼酮治疗肺移植后限制性同种异体移植物综合征(restrictiveallograftsyndrome,RAS),治疗期间功能及HRCT得到改善。这一例患者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特发性胸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症(PPFE)、肺泡纤维化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由于对气胸有潜在的不良影响,一些内科医生不愿在PPFE患者中使用吡非尼酮。然而,由于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有限,吡非尼酮对PPFE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日本回顾性资料显示吡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2-04-17 17:35:31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