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5条结果

  • 胆汁淤积通常指以碱性磷酸酶或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胆红素升高。全部都是化验肝功能指标异常,前面均有文章详细讲述,此处不在赘述。 现阶段,超声或磁共振描述的胆汁淤积越来越多,而肝功能化验结果又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胆汁的成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胆汁的物理学表现发生改变。正常胆汁见右图,为金黄色透明液体,类似橄榄油;淤积胆汁见左图,颜色偏深偏黑,粘稠许多,甚至像糊状的沥青。超声下面表现为回声不同于正常胆汁,磁共振则表现为信号异于正常胆汁,但又没有看到明确结石。 目前医学认为,超声或磁共振描述的胆汁淤积并不认为是一种疾病,肝功能正常,通常也没有症状,也无需治疗,也无特效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11-15 08:14:30
  • 无症状胆石症与ICP(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关系的报道较少,为了了解胆石症对ICP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我们对48例胆石症合并ICP的孕妇及434例无胆石症的ICP孕妇进行了回顾对比分析。1、胆石症对ICP发生率的影响:8536例孕妇中ICP患者482例,总发生率5.63%,其中胆石症患者423例,合并ICP48例,发生率11.39%;无胆石症8113例,患ICP434例,发生率5.39%,胆石症合并ICP的发生率较无胆石者明显增高,差异显著。2、胆石症对ICP孕妇肝功能及其病程的影响:合并胆石症对孕妇的肝功能、甘胆酸及总胆汁酸影响与无结石孕妇相同,但是孕妇出现搔痒早,而终止妊娠的时间早。3
    赵刚 主任医师 2018-03-30 09:40:28
  • 胆汁淤积与肝外胆汁淤积至关重要,因为两者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上有显著差异,肝细胞功能障碍或毛细胆管、细胆管(15μm,亦称闰管或Hering管)及小叶间胆管(15~100μm)病变或阻塞所致胆汁淤积称肝内胆汁淤积;间隔胆管、区域胆管、节段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至壶腹部的病变或阻塞所致胆汁淤积称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多采用内科治疗,而肝外胆汁淤积常需尽早行外科手术、内镜或介入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所致为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主要是因为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所引起,早期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特点,后期因肝细胞损害出现血清AST,ALT,AKP和GGT升高。本研究显示LC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性黄疸发生率为0.24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10-26 09:33:29
  • 4、胆汁淤积除细菌感染之外,胆汁淤积被认为是棕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另一项重要因素。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积时,可造成胆管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胆汁中的成分浓缩,易于析出结晶导致结石形成。同时,胆汁淤积时,会对来自于肠道的细菌冲刷能力减低,导致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加剧胆汁淤积的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胆总管结石易于形成。5、解剖结构异常胆管扩张与胆管狭窄:目前普遍认为胆总管扩张时,结石复发率高。胆总管直径≥10mm是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还有学者提出ERCP术后2周内胆总管直径缩小<3mm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胆管扩张促使结石复发的可能机制为:胆管扩张时,胆汁流通速度减慢,若同时合并乳头功能破坏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05-23 13:46:47
  • 有研究表明,减肥术后体重快速减轻,会影响胆囊的排空功能,此外,由于术后饮食热量摄入减少,胆汁酸分泌减少;加之缺乏食物刺激使胆囊收缩素产生减少,胆囊排空不良进一步导致胆汁淤积,促进了胆石形成。不仅在减肥术后,单纯低热量饮食也可导致同样的问题。在通过极低热量饮食减肥的人群中,相对较高的脂肪摄入可以预防胆囊结石,这可能与脂肪摄入能够促进胆囊排空有关。胆囊排空障碍使胆囊残余体积和再灌注量减少,胆囊胆汁淤积,容易产生结石。2.2去神经损伤和十二指肠旷置在胃切除中迷走神经受损也是术后胆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RYGB(Roux-en-Y胃旁路术)术中游离胃小弯时迷走神经肝支受损,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淤积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04-06 09:08:25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PBC患者由于胆汁淤积胆汁排泄不畅,故容易发生血脂异常,75% ~95%的 PBC 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主要来源:(1)饮食和胆汁的肠道吸收;(2)肝脏合成;(3)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主要清除途径:(1)胆汁酸合成以及胆汁排泄;(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摄取 。因此,饮食控制在PBC患者减轻高胆固醇方面仅起到一部分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改善胆汁淤积。1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UDCA是公认治疗 PBC 的一线药物。2009 年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实
    蒋式骊 副主任医师 2021-07-04 13:11:21
  • 男孩代谢率高,以及男孩女孩之间发育的差异有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胎儿胆石病与成人胆囊结石有关。胎儿结石多数发生在孕末3个月、28周前未见报道。胆囊结石在胎儿出生后1岁以内很少见。在已报道的文献中,未能找到共同的诱发因素,惟一的共同点是胆囊内强回声光点都发生在孕末3个月,且都为偶然发现。国外学者Brown报道了26例胎儿胆囊结石病例,这是目前样本例数最大的研究,但没有找到明显的致病因素。2胎儿胆囊结石病因学胎儿胆囊结石的病因学尚不明确。溶血性疾病(尤其是廉状细胞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肠道吸收不良、胆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败血症引发的胆汁淤积、使用速尿、光疗、喂养过多(营养过剩
    赵刚 主任医师 2018-11-23 17:14:34
  • 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同样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早期即伴有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血清 ALP 和 GGT,ALT,AST 明显升高,是胆汁淤积最具有特征性表现。 引起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很多,包括炎症、酒精、药物、免疫、代谢、遗传等多种因素。 本研究中发现 5 例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由此推测过量酒精摄入损害肝脏细胞可能是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重要因素。 AST、ALT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较敏感指标,特别是对急性肝细胞损伤诊断的意义重大。 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术后第 1~3 天即有肝酶明显升高,说明在原有的肝细胞损害基础上,机体对手术的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11-03 09:57:50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过去叫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导致小胆管进行性减少,进而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或表现为乏力、瘙痒、右上腹不适、黄疸,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分泌和排泄到肠道的胆汁减少,可以合并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高脂血症、脂肪泻等,也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如何诊断? 根据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PBC诊断标准,满足下列3条标准中2条即可诊断:①血清生化提示碱性磷酸酶升高;②自身抗体中的AMA阳性,或
    蒋式骊 副主任医师 2020-05-11 21:50:21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病,ICP)是一种妊娠特异性肝脏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并在分娩后的48小时内消退。其特征为轻度至重度的皮肤瘙痒,肝酶升高和血清胆汁酸(BA)增加。目前,关于ICP的病因和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包括激素和环境因素,叠加在遗传易感性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ICP被认为与机体异常的代谢特征相关,包括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血脂异常。1、妊娠期肝病的高危因素与ICP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高龄、多胎妊娠、低硒和低维生素D水平,研究发现在HCV阳性妇女中有较高患ICP的风险。HCV抗体阳性的女性胆汁淤积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者。HCV感染的孕妇患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07-16 08:54:45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