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条结果

  • 、识别两者的症状差异1. 扁平足的症状足底内侧平坦,无明显的足弓。站立或行走时,足部内侧疼痛或不适。可能伴随有后跟外翻、前足外展等症状。2. 足弓塌陷的症状原本明显的足弓逐渐消失或减少。足部可能出现疼痛或疲劳感,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伴随有后跟疼痛跟腱紧张等症状。三、分析临床病例让我们通过两个真实的临床病例来进一步理解扁平足和足弓塌陷的区别。病例一:小明,8岁,扁平足小明从小就表现出明显的扁平足特征,足底平坦,没有足弓。但直到最近,他开始感到足部内侧疼痛,尤其是在长时间行走后。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病理性扁平足。医生建议小明进行足部锻炼,并选择合适的鞋子来支持足弓,以减轻疼痛和促进足弓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4-05 22:44:34
  • 脚踝、膝盖等关节较近,患者活动时由于粗钉或细针刺激肌肉和皮肤,造成肌肉活动障碍和皮肤疼痛,以至于患者不能或不敢活动。活动减少或幅度减小后,关节就会僵硬,粘连,在拆除外支架后也不能马上恢复原来的活动幅度。有的患者经过艰苦的功能锻炼,能够基本恢复活动度;也有患者恢复不良,需要经过再次关节松解手术,并重新功能锻炼。所以,在带支架的时候就要做好功能锻炼,保持日常的关节活动度。骨迁移后脚勾不起来了是怎么回事?和关节僵硬类似,在外支架长时间的固定和牵移中,肌肉肌腱固定时间较长,肌腱会产生挛缩。骨头在牵移中,腱附着点也跟着移位,更加重了肌腱紧张。这些因素会造成跟腱和脚、脚趾的肌腱短缩,产生足下垂、足内翻、足趾
    文根 主任医师 2023-01-31 20:49:32
  • 典型案例: 杨**,60岁,2022年8月25日就诊。 主诉: 腰腿疼痛20余年,时轻时重,近两周疼痛加重,向左侧臀部和小腿外放散,伴左侧小腿外侧麻木,久行久立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曾到外院就诊,进行消炎阵痛治疗无缓解,而来我医院就诊。 曾2015年行腰椎微创手术(具体术式不详) 。有高血压病史4年。 查体:腰3到腰5椎旁压痛,腰4/5棘突间压痛,左侧骶髂关节及臀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抬高约40度角出现疼痛), 左髋外展屈曲和外展受限, 左侧肌力下降,膝腱反射弱,跟腱反射亢进。 腰椎核磁共振:腰4--骶1终板炎腰3--骶1椎间盘膨出,椎管狭窄,4/5为著。 诊断:1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24-01-07 20:18:47
  • 什么是踝关节镜?就是在踝关节内或外侧取5毫米左右的小口子,将一根吸管粗细的镜头伸进关节腔内,把里面的结构通过光纤传送到外面的屏幕上。医生通过屏幕,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病变。然后在病变处取5毫米左右的小口子,放入射频刀头或者其他工具,对病变处进行治疗。我们就称之为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什么病可以做踝关节镜?其实踝关节镜可以做很多手术,像踝关节的感染、痛风、距骨骨软骨损伤、关节游离体、跟腱疼痛、足跟疼痛、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不稳等,都可以通过踝关节镜微创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不稳踝关节镜有哪些好处?其实,踝关节相对于传统的切开手术,有很多优势。比如手术微创,切口小
    程千 副主任医师 2021-11-05 19:42:43
  • 自发性疼痛和刺激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灼痛,间断刺痛、撕裂痛、电击痛、感觉迟钝等。刺激诱发性疼痛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痛觉过敏指正常情况下可引起疼痛的刺激导致,疼痛程度较正常情况下更重;痛觉超敏指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疼痛的刺激(如触觉)导致出现疼痛。体检示足趾震动觉和本体觉受损,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手套袜套样温度觉受损;感觉性共济失调,肌萎缩无力、肌肉颤动。C类纤维受累,部分表现为自发性疼痛或痛觉超敏。大纤维受累可见较轻微的脚踩棉花感,走路时感觉地面异常,读书时翻页困难,不能触摸分辨硬币等。急性DPNP的临床表现:多继发于血糖水平的突变,包括突然改善与恶化。表现为重度疼痛,痛觉超敏明显
    潘宜新 副主任医师 2023-04-23 09:36:44
  • 趾间关节屈曲,趾背隆起,常因鞋包头低、硬而在近节趾间关节背面引起压疼、摩擦伤、胼胝;③足背高,普通鞋的跗面不够高,引起足背的压迫、不适;④足跟有内翻倾向,距下关节不稳,步行中常发生内翻、崴脚。⑤疼痛综合症:小腿痛,跟腱附着点疼痛,跟骨、中足与前足部分骨刺、鸡眼等高弓足的治疗高弓足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足行走功能,矫正并防止畸形加重。中度和重度畸形需采用手术治疗,轻度患者尤其青少年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矫形治疗及3D打印矫形鞋垫进行辅助性治疗。缓解高弓足症状的矫形技术处理方法:1) 使用掌后横向支撑的鞋垫,使整个后足与前足外翻。2) 鞋内用毛毡、塑料海绵或硅橡胶制造的横弓垫托起横弓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2-09-01 15:41:22
  • 。为求进一步诊治,近日,慕名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就诊。入院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双侧上肢痛、温觉减退,无节段性分布特征。肩部、四肢肌力稍降低,膝反射、跟腱反射稍亢进。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术前X线脊柱外科史国栋教授与团队讨论指出,由于前次手术减压不充分,仍然残留脊髓受压,导致症状复发。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史教授决定采用较为先进的零切迹融合翻修术式。术后X线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不到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由入院的愁眉不展已笑逐颜开。Zero-p零切迹融合手术据介绍,传统颈椎前路手术,需在融合器(Cage)植入后,椎前附加1枚钛板固定,由于钛板本身有一定厚度,可能
    史国栋 健康号 2021-04-10 22:02:23
  • 什么是跟痛症?它影响您的生活了吗?“跟痛症”其实是一系列疾病的共同表现,这些疾病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脚跟痛”。它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更为多见,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为什么会得跟痛症?导致足跟疼痛的原因很多,足跟部是人体负重最大的部位,极易受伤和致病。足跟痛常可追溯到急性慢性受伤史或过度运动负重史。当跑跳运动过多,暴力撞击足跟部易引起跟骨下脂肪垫挫伤和跟骨下滑囊炎。长久地站立,经常穿人字拖、穿宽大的鞋子会都会导致跖腱膜和第一层足跖肌以及跖方肌反复牵拉导致结节出末端病。单纯的跟骨内压增高也可导致跟部疼痛。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
    王明杰 主任医师 2024-09-06 10:00:23
  • 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疾病,也会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使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功能。骨骼病变:跟踝关节的病变、腰骶神经丛损害、腰骶神经根损害等,也会引发足下垂。这些病变可能由外伤、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引起,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功能其他疾病:如脑卒中、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也可能导致足下垂的发生。02足下垂的症状表现足下垂的主要症状包括:步态异常:患者在行走时,常常出现脚部拖地、脚背下垂或脚尖向下翻转等现象。疼痛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伴有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由于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肉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4-08-30 16:33:18
  • 足弓作为脚的重要结构,在支撑体重和提供步态功能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站立或行走时足弓塌陷,患足外翻,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称为扁平足。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的女性较多,平足初发时,足在非负重状态下足弓存在,负重后足弓即消失。此时由于关节的活动性尚存在,称为可复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就称为僵硬性平足。扁平足可分为先天和后天获得,儿童的足弓常常在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能是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1-11-29 16:36:35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