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1条结果

  • IPPV结合,可保证病人有效通气,同时因为保留自主呼吸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生通气不足/过度的几率;该通气模式也存在人机对抗。值得一提的是,理论上SIMV模式可以通过不断减少呼吸机辅助呼吸次数并增加患者自主通气时间而有利于呼吸锻炼并有利于患者脱机,但实际上有研究显示SIMV模式下患者呼吸功反常增加,反而延长脱机时间。 3.分钟指令通气(mandatoryminuteventilationMMV)通过呼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根据患者的通气状况进行呼吸管理从而保证每一个每分钟通气量恒定的通气模式,其优点是当病人的自主吸气减弱导致单位时间内自主通气量未达到预设的分钟通气量时,呼吸机将自动增加呼吸频率或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1-27 10:06:15
  • 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与ARDS预后相关。分流和死腔样通气均是ARDS中V/Q比例失调的表现。V/Q<0.8的分流效应是导致ARDS患者严重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ARDS患者大量肺泡萎陷,间质性肺水肿压迫小气道,引起相应肺泡通气不足,导致V/Q比例降低,即功能性分流。广泛的肺不张和肺泡水肿引起局部肺泡只有血流而无通气,导致真性分流,是导致顽固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V/Q>0.8的死腔样通气同样存在,死腔增加与ARDS病死率正相关。ARDS患者肺微血管痉挛或狭窄、广泛肺栓塞、血栓形成等引起部分肺单位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少甚至中断,过大的气道压导致原正常通气区出现部分肺泡过度膨胀,均可引起死腔样通气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2-23 07:17:21
  • 现实中,很多人都受到了“鼾症”的困扰,却不知为何,更不知该怎么办,甚至是不是个毛病,是不是大家都会这样,都搞不清楚。今天,我就将这一现象为大家做个介绍,并提供诊疗建议。 早在1810年,国外就有医生注意到了过度肥胖的人,白天容易嗜睡,之后随着多年的发展和临床观察,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了这一现象。生活中,应该也有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睡觉会“打呼噜”、“张口呼吸”,严重者甚至会憋醒。那么人睡觉为何会“打呼噜”呢?“打呼噜”,学名叫“打鼾”,它是由于睡眠时,气流冲击咽部粘膜边缘,产生震动,从而产生声音。发出的声响如果在“60dB”以下,则是属于正常的。“60dB”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或
    黎长江 主治医师 2023-12-01 12:39:14
  • ,减少肺损伤。最近的研究显示,限制驱动压在15cmH2O以下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以驱动压导向的潮气量设定可能成为未来的方向,更好实现肺保护。部分重症ARDS患者可能需要更小的潮气量,实施超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Terragni等研究显示6ml/kg的潮气量仍可导致1/3的ARDS患者出现肺泡过度膨胀,将潮气量进一步降低至4ml/kg左右、平台压控制在25~28cmH2O时,肺部炎症反应进一步减轻,肺损伤明显减轻。因此,对于设定6ml/kg小潮气量的患者,若平台压在28cmH2O以上,需要进一步降低潮气量,减缓肺损伤。ARDS患者降低潮气量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导致肺泡通气量下降,当肺泡通气量下降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2-23 07:21:27
  • 当你享受着清新的空气时,是否曾经想过,有一种疾病会让你的鼻子变得“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空鼻症。一、空鼻症是什么?空鼻症,也称为空鼻综合征(EN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鼻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鼻腔过度通气、鼻黏膜萎缩和神经感觉迟钝等症状。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约为10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二、空鼻症的症状空鼻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鼻腔干燥:由于鼻黏膜萎缩,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燥、疼痛等不适感。2.嗅觉减退:空鼻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3.呼吸不适:由于鼻腔过度通气,患者可能会感到吸气时缺乏空气的湿润和温暖,导致呼吸不适。4.鼻腔阻塞:部分空鼻症
    冯佳鹏 副主任医师 2023-10-13 13:13:52
  • 1、生气也会中毒如果你突然出现气得发抖、紧张到晕厥、胸闷、恐慌、嘴唇发麻、四肢僵硬等,那么很有可能是中了“呼吸”的毒!呼吸性碱中毒一般是由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原因,患者快速频繁呼吸而导致过度通气引起的。过度通气可明显增加二氧化碳(CO2)排出量,从而导致体内血液中CO2浓度降低,出现酸碱平衡失调。2、短期断食可能有益于代谢健康间歇性断食,尤其是限时进食(如16:8饮食法)被研究显示能够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体重管理,甚至对心脏健康有益。这种饮食模式通过限制进食窗口,可能激活身体的自噬过程,帮助清除受损细胞,促进细胞再生。[2]3、咀嚼食物次数多有助于控制体重研究发现[3],充分
    微医健康 健康号 2024-05-07 17:27:32
  • 毛细血管氧分压为69.8mmHg。对于没有日间低氧血症的患者,夜间氧疗可能是解决夜间低氧血症的最佳方法。 IPF患者的肺动脉高压(PH)患病率为32%~84%。导致PH的因素包括:血管阻塞、肺实质纤维化引起的破坏、肺部缺氧性血管收缩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引起的血管重塑。目前观点认为低氧性血管收缩是导致IPF中PH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纠正低氧血症是唯一推荐的策略;然而,没有证据表明LTOT能使有PH的IPF患者得到生存获益。应该注意的是,即使静息时肺血流动力学状态正常,IPF患者在运动期间也可能出现显著的PH。据报道,氧疗不会影响IPF患者运动诱发的PH,这提示缺氧性血管收缩可能不是运动时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2-04-10 19:22:19
  • ARDS患者而言,适当保留自主呼吸可通过膈肌活动增加改善重力依赖区肺泡通气,从而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改善氧合。因此应根据ARDS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保留自主呼吸,在发挥自主呼吸有利效应的同时避免加重肺损伤。 9.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是重症ARDS肺保护及肺复张的重要手段,是经典肺复张手法的延伸和补充,也可明显改善肺部的分泌物引流。俯卧位通过体位改变改善肺组织压力梯度,明显减少背侧肺泡的过度膨胀和肺泡反复塌陷-复张、改善局部肺顺应性和肺均一性、改善氧合,并可能减少肺复张的压力和PEEP水平,降低应力和应变,避免或减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俯卧位持续时间长短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导致ARDS的原因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2-23 07:22:51
  • 小儿肥胖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肥胖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肺功能损害:肥胖会导致胸廓呼吸运动减弱,从而引起肺通气下降。同时,肥胖儿童的胸壁脂肪增厚,使得胸壁肌肉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造成胸壁肌肉劳损或功能减退,进一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2. 呼吸道障碍:肥胖儿童的脂肪堆积在呼吸道的周围,容易造成呼吸道障碍,如扁桃腺腺样增生或增殖体肥大,导致上气道梗阻,引起肺通气不良。此外,颈部脂肪堆积也会压迫气道,导致气流不畅,引发睡眠中短暂的呼吸停止,即睡眠呼吸暂停。3. 免疫力下降:肥胖儿童的免疫力下降,使呼吸道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病菌,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这些
    生长发育 健康号 2024-05-06 22:04:30
  • 1.急性呼吸衰竭 A.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过去20年,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系统已被研发用于替代标准的氧输送系统(如文丘里面罩)和无创通气(NIV)。在31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不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中进行的HFNC、标准氧疗、NIV随机化试验表明,虽然在气管插管的比例上与NIV或标准氧疗接近,但HFNC可显著增加无呼吸机时间并降低ICU及90天死亡率。在一项包括238例严重初始低氧血症(PAO2/FIO2200mmHg)患者的事后校正分析中,HFNC组患者插管率显著低于标准氧疗和NIV组。而严重低氧血症亚组插管率的降低可解释HFNC组随机化后更低的90天死亡率低。在诸多扩展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2-16 15:37:26
1 2 3 4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