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

  • 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延髓麻痹):是一种神经元变性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无力,进行性延髓麻痹均以延髓症状为突出表现,进行性延髓麻痹可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证据;若患者病程较长,病程中出现眼睑下垂及复视,缺乏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需警惕有无MuSK-MG的可能,建议行MuSK抗体检测。检查肌电图可以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可以出现延髓症状,尤其需与MuSK-MG相鉴别。MuSK-MG多以延髓症状为主要表现。新斯的明治疗一般有效。
    胡军勇 主任医师 2022-01-17 11:02:52
  • 陈志扬一月前,有个大学同学来电,她的姑妈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目前腰部背部等全身多处持续疼痛,烦躁,睡眠极差。病人已经不能自己呼吸,靠呼吸机维持,但是可以进食。县医院医生给她大剂量的吗啡针剂,还是解决不了疼痛问题。经过文献复习,渐冻人是不治之症,主要症状为肌肉萎缩,呼吸肌麻痹并且伴有无菌性炎症等,除此之外确有疼痛,脊髓侧索神经纤维变性、硬化。根据精准止痛原则,病人疼痛主要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伴有理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当地医院医生单用吗啡显然错了,用吗啡针剂更是错上加错。据此我给病人的止痛方案是:一是选用两个便宜的对症药物,产生了极佳的疗效。病人用药当晚就表现睡眠好,安静再没有烦躁
    陈志扬 副主任医师 2020-03-09 10:49:33
  • 中用胰岛素进行控制,只要不是十分严重,不会影响手术的总体规划。但严重糖尿病患者,则应禁忌手术。⑤血压偏高,可应用降压药物降下来,则不影响手术。若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应视为手术禁忌证。⑥有其他慢性病,或有其他一些情况,经过麻醉科医师会诊,认为有麻醉禁忌证者。⑦不能完全排除运动神经元性疾病(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或其他神内科疾病,经各种检查或会诊,诊断仍然不明确者。⑧有精神病或严重神经官能症者。⑨病情严重,例如完全性脊髓功能障碍(截瘫或四肢瘫),有严重四肢广泛肌肉萎缩,而且病程已经超过两年者。⑩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识不足,不愿在手术志愿书上签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外科
    董健 主任医师 2018-07-10 21:33:53
  • 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AMR波消失,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面听神经功能损伤。术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多根血管与面神经分离减压,才能彻底解除面部抽搐。”  面肌痉挛手术前,先明确诊断  确诊面肌痉挛必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视疲劳及干眼症导致的眼睑痉挛、习惯性眼肌痉挛、癔症性眼肌痉挛、局限性运动性癫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眼肌纤颤、面部脸带运动)、梅杰综合征(眼口舌综合征)、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所伴发的面部抽动、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面部痉挛等。因其特有的临床体征,典型的面肌痉挛确诊并不困难,对于体格检查不足以确立诊断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肌电图诊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  其次:术中避免遗漏责任血管  术中显微镜下探查
    姜海涛 主任医师 2024-06-27 17:08:56
  • 基本确立,华山分型为Ib型。 在鉴别诊断方面,本例主要与运动神经元病相鉴别,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在病程早期亦可表现为单侧上肢的肌肉萎缩,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出现其他节段的肌肉萎缩及锥体束征阳性等表现,通常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更早发现隐匿的多节段神经源性损害。本例患者5个月后临床症状仍局限于上肢,锥体束征阴性,神经电生理检查未见其他节段被检肌受累,暂排除运动神经元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平山病的诊断明确。 在治疗方面,患者初诊时程为4年,症状近期仍有进展,故先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嘱患者佩戴颈托限制屈颈活动。5月后再次就诊,患者佩戴颈托依从性不佳,保守治疗期间仍存在病情进展。对于
    王洪立 主任医师 2020-02-22 20:19:11
  • 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外科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
    健康资讯 健康号 2019-11-05 10:21:44
  • 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疾病,也会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使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功能。骨骼病变:跟踝关节的病变、腰骶神经丛损害、腰骶神经根损害等,也会引发足下垂。这些病变可能由外伤、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引起,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功能其他疾病:如脑卒中、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也可能导致足下垂的发生。02足下垂的症状表现足下垂的主要症状包括:步态异常:患者在行走时,常常出现脚部拖地、脚背下垂或脚尖向下翻转等现象。疼痛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伴有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由于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肉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4-08-30 16:33:18
  •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主任Shyam Prabhakaran博士则详细介绍了科室情况。他表示,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实力雄厚,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评选的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项目中排名前50名。▲ Shyam Prabhakaran博士介绍神经科情况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目前设有多学科脑卒中和神经ICU项目、神经血管外科项目、综合性癫痫中心、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中心、脑部和脊柱部肿瘤中心、颅底肿瘤项目、多发性硬化症中心、记忆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症)中心、健康老龄化和阿尔茨海默氏研究护理(HARC)中心、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及神经肌肉疾病门诊、耳神经病学和前庭医学中心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4-01-24 10:40:44
  • 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就医指导 健康号 2016-07-05 00:00:00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