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6条结果

  • 患者,女性,55岁,颈部酸胀5年,合并有饮水呛咳、吞咽有异物感,近1月来右上肢及肩胛区疼痛严重,患肢无法抬起,经颈椎MRI检查发现:颈胸交界区(C6-7,C7-T1)两个节段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及右侧神经根(这是导致右上肢疼痛、右肩胛区疼痛,患肢无法抬起的主要原因); 颈椎CT发现:颈6-7层面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严重,尤其是前缘骨赘严重顶压食道(这是导致饮水呛咳、吞咽有异物感的主要原因),尽管颈胸交界区手术术中暴露有些困难、由于肩胛骨的阻挡术中透视难度较大,但为了患者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遵循微创的理念,仍采用了颈前路微创横切口,未切断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等任何肌群,充分暴露胸1
    曹峰 副主任医师 2023-07-13 00:53:56
  • 通常食道癌主要是由于进食不畅,饮水呛咳等才会选择就诊,目前通过食道胃镜等内镜手段最广泛,还可进行钡餐透视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可能还有肿瘤指标等异常显著升高。这些都为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付晓伶 主任医师 2020-10-09 13:14:15
  •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是一种非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长期酗酒或营养不良的中青年如发生言语不利、思睡、眼球震颤,伴四肢肌力下降、饮水呛咳,临床除了要考虑是否为急性脑卒中外,需警惕发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可能,通过检查血钠和血浆渗透压可及早明确诊断,头颅MRI检查非常必要。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通常与过快纠正低钠血症有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推荐每天纠正血钠控制在10mmol/L以内可有效避免发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主要以预防为主,预后不佳。
    钱云 主任医师 2018-05-13 17:23:50
  • 5、桥脑小脑角脑膜瘤:位于后颅窝侧前方部位,颅内12对颅神经大多由此经过穿出颅外,血管丰富,内侧又是脑干和小脑,手术风险不言而喻。手术要点除了一般脑膜切除基本要求外,重点是对颅神经及脑干的保护,保护得好手术后可以没有任何并发症,如果肿瘤大,周边粘连明显,手术后出现面瘫、听力障碍、脸部麻木、视物重影、饮水呛咳等都是可能的,严重的甚至于偏瘫、昏迷不醒或直接死亡也并不少见。好在此部位脑膜瘤大多边界比较清,全切除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只要手术医师经验足够丰富,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会很高。
    王俊兴 主任医师 2019-04-24 14:54:56
  • 一、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患者在咽食物、液体或唾液时,感到困难或无法完成正常吞咽功能的一种症状,常见于中风、脑外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偏瘫患者。吞咽障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脱水、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二、偏瘫患者吞咽障碍的表现 1. 进食时呛咳:进食或饮水时频繁出现咳嗽或呛咳现象。 2. 饮水从鼻腔流出:吞咽不协调导致水或流质食物逆流。 3. 进食困难:吞咽时感到卡住或疼痛,甚至无法下咽。 4. 声音嘶哑:吞咽后声音改变,提示食物可能误入气管。 5. 体重下降或营养不良:由于进食困难,患者摄入不足。 三、护理的重要性 科学的护理不仅能改善吞咽功能,还能减少
    金守谦 副主任医师 2025-01-21 13:07:25
  • 脑干的梗塞影响了吞咽,所以出现了饮水呛咳,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误吸,引发肺部感染。9.精神欠振有一些老年人突然出现精神欠振,哈气连天,不停的想睡觉,那也要注意一下脑梗塞的原因,因为脑部缺氧供血不足所导致的人精神不佳。10.力量下降有些老年人持物不稳,经常把东西掉在地上,可能他会认为是老年性震颤所引起的持物不稳,如果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以一侧肢体为主的话,也要排除一下中风的可能,因为血管堵塞影响了支配一侧肢体的神经,导致肌力下降。11.视物不清如果出现了视物不清,视物模糊,特别是重影的话,那么有可能是脑梗塞,可能影响了视神经,从而出现了视物不清和重影。当然出现上述症状,不一定就是脑梗塞
    顾超 主任医师 2018-10-24 17:13:49
  • 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表现为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性,症状呈“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眼外肌最易受累,表现为对称或非对称性上睑下垂和/或双眼复视,是MG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见于80%以上的MG患者。面肌受累可致眼睑闭合无力、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苦笑或呈肌病面容。咀嚼肌受累可致咀嚼困难。咽喉肌受累可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鼻音、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等。颈肌受累可出现抬头困难或不能。肢体无力以近端为著,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感觉正常。呼吸肌无力可致呼吸困难。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咽喉肌或肢体肌肉无力;脑神经支配肌肉较脊神经支配肌肉更易受累。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逐渐累及到其他
    胡军勇 主任医师 2021-11-17 11:47:30
  • 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症,是最棘手最复杂的脑血管病之一。患者从外地千里迢迢(3900余公里,仅高铁41小时)赶来东方医院诊治,期间症状不断加重(图2非真实大小)。术后一周复查:1、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改善;2、右侧肢体和枕部麻木症状明显改善;3、饮水呛咳缓解;4、共济失调明显改善;5、流涎消失;6、消失的味觉再次恢复。术后一周复查:血管修复良好(图5)。期待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奔赴工作岗位,保一方平安。患者的信任和医者的努力是我们战胜病魔的法宝之一
    赵开军 副主任医师 2022-02-18 11:21:39
  • 今日话题:为啥老年人的血管看着都好的,也会得血管夹层?当下,夹层不仅仅多见于青壮年和中年人,老年人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那些常规检查(诸如头颅CTA、MRA或者DSA、MRI等)即便看着都正常,可能也潜伏着夹层哦。当一个患者长期被一个症状困扰而找不到原因的时候,不要忘了高度隐匿夹层的存在哦~~~那么,问题来了。老年人身患夹层的表现有哪些呢?包括但不限于,诸如,走路不稳、走路拖行下肢、单侧/双侧肢体无力、摔跟头、头晕、晕厥、听力下降、视物模糊、一侧面部及/或躯体麻木、感觉减退、出汗减少、双侧肢体颜色不一样、声音改变、言语低沉含糊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嗜睡、假性老年性痴呆、记忆力明显减退、头痛
    赵开军 副主任医师 2023-07-21 17:06:44
  • 今日话题:一次科普、一次偶遇、一生改变没事的时候,看看医生的科普,或许有一天会帮到您。不信,您来看~~~53岁帅哥,在上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多年以来,饱受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21年前(2002年),跑百米,就开始自感右侧下肢相对无力,右侧上肢蚁咬感明显,虽经多方求治,效果不明显,上述症状逐年加重,每天在磕磕绊绊中艰难前行。帅哥平时声音宏亮。然,自患病以来,声音也逐渐低沉、音调变低、语速变慢、后音拖长明显,吃饭/饮水偶有呛咳。4年前(2019年),患者在外按照脊髓疾病完成手术,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疾病仍进一步加重。右侧上肢:出现肌力进行性下降,肌肉萎缩,尤以右侧骨掌肌为重
    赵开军 副主任医师 2023-06-14 14:50:41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