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9条结果

  • 糖尿病患者喝水太少会造成血液浓缩,阻碍循环血液中过多的糖分及代谢废物的及时排除,从而血浆渗透压升高,造成高渗现象,严重者会产生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死亡率达到50%以上,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天饮水2升以上,夏天出汗更多,多喝一点。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3-07-21 14:14:52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怎么回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在遇到感染或应激等情况时,血糖会进一步升高,超过16.7mmol/L,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甚至危急生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定要规律监测血糖,规律用药,管理好血糖。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3-10-16 11:59:20
  • 膝骨关节炎(KOA)背景: KOA是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慢性损伤,导致关节组织破坏和修复动态平衡受损。 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最高的骨关节炎之一,在中国有大约1.1亿症状KOA患者。 治疗现状: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为主。 尚无能够逆转其病理过程的药物。 关节内注射治疗: 玻璃酸钠自1974年开始应用于关节内注射治疗KOA,虽然治疗效果存在争议,但多数研究认为有效,具有保护关节软骨、抑制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 高渗葡萄糖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可能提高组织渗透压、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 相关研究和结果: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高渗葡萄糖的关节内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24-01-10 06:26:04
  • 醒? (1)积极治疗脑水肿、脑积水、颅骨缺损等并发症,脑水肿引起的昏迷:患者急性期炎症、肿瘤压迫等导致昏迷,其表现为脑组织内细胞或细胞间隙水分增多,脑体积增大一种病理状态。当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时,由于影响脑血液循环和代谢而又加重脑水肿,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使颅内压愈来愈高。脑水肿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脑组织对各种有害刺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也是血-脑屏障通透性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要病理状态,常是颅内高压症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脑水肿3-7天为高峰期,一周后逐渐消退,两周后逐渐消失。手术治疗可以去颅骨骨瓣减压或切除部分非功能区脑组织减压,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高渗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2021-01-19 13:57:00
  • 导致高渗昏迷和酮症酸中毒,但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易引起感染,使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增加。术前伴糖尿病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在6~ 8mmol/ L,并定时检测血糖变化。 4、体液失衡与营养 术前常规行血生化、电解质、血气等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内环境变化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对于营养不良者术前即开始采用不同剂型的多种氨基酸和脂肪乳剂。适量补充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赵刚 主任医师 2016-07-04 15:01:46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并不会引起患者很明显的不适症状,除非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昏迷,也正是由于糖尿病的这一特点,使很多患者早期并不重视血糖的控制,经常听到患者说:“我有糖尿病好几年了,但我什么不舒服都没有,也没吃药”。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将提前出现,导致很严重的后果。随着患糖尿病时间的延长,一部分患者开始慢慢出现手脚麻木感,足底灼烧感,针刺感,甚至刀割样疼痛,夜间尤其严重,逐渐由双脚慢慢向上发展累及双腿;有一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双手麻木感,但一般较下肢轻。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考虑是出现了糖尿病常见
    尹延伟 副主任医师 2019-12-14 21:48:51
  • 和可能的VITT病例。 结果:在34/128(27%)CVST-VITT患者中进行了减压手术。手术组院内死亡率为22/34(65%),非手术组为27/94(29%)(p0.001)。在所有手术病例中,死因是脑疝。死亡率最高的是术前昏迷患者(17/18,94% vs 4/14,非昏迷患者为29%;p0.001)和双侧瞳孔反射消失(7/7,100%,单侧反应瞳孔为6/9,67%,双侧反应瞳孔为4/11,36%;p=0.023)。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19例(70%)患者指示出血性病变恶化,16例(59%)患者新发出血性病变恶化。在中位随访6个月时,入院后存活的手术CVST-VITT中有8/10在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3-02-12 13:47:47
  • 血糖>7.0称高血糖。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
    蒋伟 副主任医师 2022-03-08 16:41:26
  • 晕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与大脑一过的缺血、缺氧有关。晕厥与昏迷和休克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而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但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且持久。晕厥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晕厥的常见类型 心原性晕厥:与心脏疾病相关,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通常较为严重,预后较差。 非心原性晕厥:包括神经介导晕厥(如血管迷走晕厥)、情境晕厥(如咳嗽晕厥、排尿晕厥)、tiwei低血压等,通常预后良好。     晕厥的诊断     诊断晕厥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晕厥的前驱症状、身体tiwei、持续时间
    王亮 副主任医师 2024-09-10 20:43:20
  • 10次治疗,患者头晕头痛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智力评估均不同程度好转。  颅脑外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  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则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  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颅脑创伤专业组发布的《颅脑创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4-10-29 15:03:33
1 2 3 4 5

浙ICP备12034511号-1